#醫學科普# #疫苗# #寶媽分享# 肺炎球菌性疾病(簡稱PD)是全球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其致病菌為肺炎鏈球菌)。
PD可分為侵襲性疾病(IPD)和非侵襲性疾病。該疾病在<5歲兒童和>65歲老年人以及有基礎疾病人群中高發,是導致死亡的重要原因。
WHO已將PD列為需“極高度優先”使用疫苗預防的疾病。
目前,我國批準上市使用的肺炎球菌疫苗主要有23價多糖疫苗(PPV23)和13價多糖結合疫苗( PCV13)兩種。
不同企業生產的肺炎球菌疫苗,其疫苗說明書的適應人群、免疫程序、禁忌證不完全相同,在接種選擇時可能會令家長們感到困擾。
今天就帶大家來認識一下關于肺炎疫苗的一些誤區,并提供相關專家共識作為參考。
01
疫苗的血清型覆蓋越多越好
所以應該為兒童接種23價肺炎疫苗
真相是?
23價肺炎球菌疫苗不適合2歲以下兒童,也不適合2-5歲無高感染風險的兒童。
23價肺炎疫苗中的肺炎球菌莢膜多糖抗原為非T細胞依賴性抗原,而2歲以下兒童免疫系統發育尚不成熟,接種23價肺炎疫苗難以產生有效的保護性抗體。
因此,23價肺炎疫苗并不適用于2歲以下兒童。
13價肺炎疫苗是將肺炎球菌莢膜多糖與蛋白質共價結合,從而轉變為T細胞依賴性抗原,嬰幼兒接種后也能產生良好的抗體應答。
13價肺炎疫苗雖然覆蓋血清型更少,但覆蓋了目前主要的致病血清型,包括6B、14、19A、19F和23F等,具有明顯的預防效果。
對兒童群體來說,13價在誘導免疫記憶、降低鼻咽部病原攜帶率等方面具有優勢,對侵襲性和非侵襲性疾病也都具有更好的預防效果。
研究顯示,單一劑量的13價與23價肺炎疫苗非劣效比較時,對于大多數共有血清型,13價肺炎疫苗免疫原性高于23價。
對兒童群體來說,13價在誘導免疫記憶、降低鼻咽部病原攜帶率等方面具有優勢,對侵襲性和非侵襲性疾病也都具有更好的預防效果。
研究顯示,單一劑量的13價與23價肺炎疫苗非劣效比較時,對于大多數共有血清型,13價肺炎疫苗免疫原性高于23價。
其實,23價肺炎疫苗更適合老年人群接種,而13價肺炎疫苗更適合2歲以下兒童接種。
肺炎球菌性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在50歲后會升高,65歲及以上的老人死亡率最高。
根據2020版《肺炎球菌性疾病免疫預防專家共識》建議,推薦老年人群常規接種23價肺炎疫苗。
此外,以下人群被列為推薦接種的高風險人群:
患有慢性心血管疾病(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慢性肺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氣腫)或糖尿病的個體
患酒精中毒、慢性肝臟疾病(包括肝硬化)及腦脊液漏的個體
功能性或解剖性無脾個體(包括患有鐮狀細胞病和脾切除)
免疫功能受損人群(包括HIV感染者、白血病、淋巴瘤、何杰金氏病、多發性骨髓瘤、一般惡性腫瘤、慢性腎衰或腎病綜合征患者)
進行免疫抑制性化療(包括皮質激素類)的患者以及器官或骨髓移植患者
患有慢性心血管疾病(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慢性肺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氣腫)或糖尿病的個體
患酒精中毒、慢性肝臟疾病(包括肝硬化)及腦脊液漏的個體
功能性或解剖性無脾個體(包括患有鐮狀細胞病和脾切除)
免疫功能受損人群(包括HIV感染者、白血病、淋巴瘤、何杰金氏病、多發性骨髓瘤、一般惡性腫瘤、慢性腎衰或腎病綜合征患者)
進行免疫抑制性化療(包括皮質激素類)的患者以及器官或骨髓移植患者
那么,問題來了:所有2歲以上兒童都不適宜接種23價肺炎疫苗嗎?
真相是?
對于2歲以上具有高感染風險的兒童,建議接種13價肺炎疫苗后再接種23價肺炎疫苗。
相關研究顯示,先接種13價后接種23價的序貫接種程序比起相反的接種程序來說,產生的OPA抗體應答更高,免疫效果好。
根據《中國兒童肺炎鏈球菌性疾病診斷、治療和預防專家共識》,推薦2歲及以上具有高風險的兒童在完成13價肺炎疫苗接種后,接種23價肺炎疫苗,以擴大免疫保護菌型范圍。
美國免疫實踐咨詢委員會(ACIP)建議:
有高IPD風險的2歲以上兒童,接種1劑次13價肺炎疫苗后,至少間隔8周后再接種1劑次的23價肺炎疫苗。
如果已經接種23價而未接種過13價肺炎疫苗,可在接種1劑23價肺炎疫苗后至少8周再接種1劑次13價肺炎疫苗。
也就是說,兩款疫苗的貫序接種至少相隔8周。
注意,上面說的序貫接種建議僅限于2歲以上的有高風險的兒童(如無脾兒童)。
美國免疫接種實踐咨詢委員會(ACIP)、中華預防醫學會《肺炎球菌性疾病免疫預防專家共識(2020版)》《中國兒童肺炎鏈球菌性疾病診斷、治療和預防專家共識》均不建議為2歲及以上無PD風險因素兒童常規接種23價肺炎疫苗。
02
如果未完成全程接種
補種時應從頭再來
真相是?
只需根據月(年)齡對應的免疫程序,補種未接種的劑次即可,無需從頭補種。
實際生活中,因兒童生病或家長有事等各種原因,可能會導致推遲接種,最終在免疫程序規定的接種時間內也未完成全程接種。
其實這種情況還挺常見的,家長們不必過分自責。說明書中提及的間隔時間是指最短間隔時間,接種年齡指推薦接種年齡。
既然肺炎球菌性疾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需“極高度優先”使用疫苗預防的疾病之一,我們不妨來看看世界衛生組織對于這種情況的處理建議:
免疫程序中斷的兒童可以按照原程序接種未完成劑次,無須重復既往已接種的劑次,即使在基礎免疫階段,也不建議重新接種。
在我國,接種疫苗原則上應盡量保證用一個廠家的疫苗完成全程免疫。
如果真的有特殊原因導致無法使用同一廠家的疫苗來完成整個免疫程序,則應參考當地有關規定,確定是否允許替換。接種單位也應該科學告知受種者可能的風險。
所以,帶孩子補種時,家長需要留意這些情況。
之前,在我國內地使用的13價肺炎疫苗長期以來都只有一種,即輝瑞的沛兒13(進口的),到2020年才有了玉溪沃森的“沃安欣”(國產的),選擇并不多。
好消息是,另一款國產的13價肺炎疫苗維民菲寶?即將上市銷售,而且它是全球首款的“雙載體”13價肺炎疫苗。該疫苗由康泰生物全資子公司北京民海生物自主研發生產。
什么是雙載體呢?
不同的疫苗采用不同的載體。但目前在售的其他13價肺炎多糖結合疫苗均使用單一載體蛋白。維民菲寶?采用了TT(破傷風類毒素載體)和DT(白喉毒素載體),讓13種不同血清型肺炎球菌莢膜多糖分別與TT和DT結合。
兩種載體蛋白與免疫細胞的不同表位結合,可以充分發揮不同載體的優勢,有效避免由于單一載體過量可能導致的免疫抑制,免疫效果更優。
可以簡單地理解為,雙載體蛋白達到了1+1>2的效果。
說到這兒,有個問題似乎是避不開了。總有家長會問:進口疫苗和國產疫苗選哪個?
其實,這個思路本身就是不對的。選擇疫苗,關注點不在進口還是國產上,而是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綜合考慮家庭經濟因素、疫苗接種程序和適宜人群后,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接種方案。
從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來看,三款疫苗并無差異,沒有哪個更好。但在多數省市,“沛兒13”有比較嚴格的年齡限制,超過16月齡就無法接種了,而維民菲寶?的接種年齡上限為滿6周歲生日前,窗口期更大,覆蓋更多適齡兒童。
13價肺炎疫苗的接種程序比較靈活,依不同的起始月齡有所差異,全程下來需接種1~4劑次不等。所以,家長們可能很關心價格。
即將上市的這款全球首款雙載體13價肺炎疫苗,采用惠民定價策略,預計將低于市面上現有的13價疫苗品種。
國際的品質,惠民的價格,家長們,你們會怎么選呢?
03
肺炎球菌疫苗的保護期是終身
所以無需復種
真相是?
對處于高風險的兒童和成人群體來說,還是需要額外接種的。
接種13價肺炎疫苗和23價肺炎疫苗后,其免疫保護均會隨時間下降。
處于高風險的兒童和成人需要額外接種來預防肺炎球菌性疾病,具體情況應咨詢當地門診醫生。
嬰幼兒在接種13價肺炎疫苗后,體內能產生持久的保護性抗體,一般能持續5年以上或更久。
一般推薦免疫抑制的人群按照說明書建議復種23價肺炎疫苗,復種需要間隔5年以上。
根據《老年人流感和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中國專家建議》,23價肺炎疫苗的基礎接種為1劑,不推薦免疫功能正常者再次接種;對于高危風險人群,且首次接種已超過5年,可再接種1次;由于接種3次或更多次23價肺炎疫苗的安全性數據不充分,一般不建議在第二次接種后再次接種。
標簽:環境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