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刺卡喉嚨了怎么辦?
答案特簡單,就仨字:
去醫院。
有人說了,小編是醫托吧,扎個魚刺也需要去醫院?
人們一般自家使用土法都能治好,為什么要給醫院白送錢。
魚刺鯁喉,土方真能治大???
的確,民間流傳著各種土法來治療魚刺卡喉,最常見的無非喝醋“化”掉,大口吞咽食物飯團試圖把魚刺順帶下去。
有的地方流傳更玄虛的方法,比如喝某個土井的井水,或者喝符水,稱為“化龍水”(意思是連龍都能化掉),似乎也都能把魚刺化掉。
國外也廣泛流傳著類似的補救措施,比如吞食充分咀嚼的香蕉團、或表面涂上花生醬或其他堅果醬的面包團,將魚刺“粘”下去。
答主在這里明確說,這些所有土法都沒屁用,無一例外。
人們為什么認為土法都能從成功去掉魚刺?
或又有人說了,這個醫托還真敢胡說。
你說,土法都沒用,為什么那么多魚刺都是用這些土法治好的?
你怎么解釋?
解釋非常簡單,原因在于,所謂“魚刺卡喉”,絕大部分是人們“感覺”,或者“認為”魚刺卡在或者扎在了喉嚨上。
實際上,大部分并不是真有魚刺,只是魚刺唉吞咽過程中造成局部的擦傷或劃傷而產生疼痛或者異物感。
這一點從公開發表的有關魚刺卡喉的臨床研究中可以得到證實。
由于缺乏醫學上的重要性,有關魚刺鯁喉的臨床研究非常少見,到目前為止僅有兩項臨床研究病例數稍微多一些,因而被經常引用。
一項包含71例以魚刺卡喉為主訴,基本情況如下:
僅有15例(21%)在口腔后部、舌根、扁桃體和口咽等可以直接看到的部位發現魚刺,用很簡單的方法就可以直接取出來。
大部分(79%)根本未能發現任何魚刺的影子,其中絕大多數人的癥狀會在2天內消失,極少數人癥狀會持續存在,最長的延續到2周。
另一項包含358例病人的研究是由香港大學完成,其中有117例發現存在魚刺:
這個病例組中魚刺發現率稍高,為33%。其中21例(6%)在口腔直視檢查中發現并去除魚刺;281例進行了纖維喉鏡檢查,發現了94個魚刺,成功取出82例。
有趣的是,12例在操作過程中魚刺自行脫落被吞咽。
但是,大部分(67%)仍然沒有發現魚刺。
在這項包含358例的較為大型的研究中,有1例患者發生了嚴重的并發癥。
這個病人是在開始常規口腔檢查中沒有發現魚刺,拒絕進一步做纖維喉鏡檢查的35個病人中的1例,該患者自行離開醫院回家3天后發生了嚴重的咽后膿腫。
顯而易見,報告,或自認為有魚刺卡喉的病人中,只有少部分真的存在魚刺;而且也不是卡喉或者扎喉,而是粘附在口腔后部和咽部;大部分并沒有魚刺存在,僅僅是魚刺在被吞咽過程中造成局部的輕微損傷,產生魚刺卡喉的感覺而已。
這也就可以解釋,大部分“魚刺卡喉”可以通過各種根本沒用的土法“治愈”、
既然大部分并沒有魚刺卡喉,為什么還要去醫院?
因為,在個別認為魚刺卡喉的病人,如果不及時處理,有可能發生嚴重,甚至致死性并發癥。
比如上述研究中的咽后膿腫。
還有的魚刺可以真正扎進鄰近組織,比如食道,甚至穿破食道扎進心臟等重要組織器官,造成嚴重問題甚至致死的情況。
發現“魚刺卡喉”,第一時間去醫院,醫生僅需要非常簡單的檢查就可以基本明確有沒有魚刺。如果發現魚刺,經過簡單的操作就可以取出來;如果沒有發現,經過觀察癥狀持續存在可以進行纖維喉鏡檢查以確認有沒有魚刺。
總之,感覺魚刺卡喉應該第一時間去醫院,盡管多數找不到魚刺,但目的是“不怕一萬怕萬一”,盡可能避免嚴重并發癥的發生。
標簽:行業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