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蘇敏
編輯丨房煜
令無數商家惴惴不安但消費者拍手稱快的3·15晚會如約而至。
今年,3·15 晚會以“公平守正、安心消費”為主題拉開序幕,繼續關注消費領域的違法侵權現象,倡導用誠信之力,促進各類經濟健康發展,共同守護美好生活。
已經連續舉辦32年的3·15晚會,見證了中國消費市場的不斷變遷與演化。曝光案例從過去衣食住行各個行業的產品和服務質量問題,逐步擴展到了互聯網時代的個人信息安全、虛假宣傳等問題。而且隨著各種新技術在商業活動中運用得越來越多,互聯網時代的“誠信”經營問題愈發頻繁。
今年3·15晚會的曝光名單中,就聚焦了直播電商、口碑營銷造假、捆綁下載軟件、個人信息泄露等電商及互聯網領域侵犯消費者權益的違法違規行為,占據晚會內容的一半。其中,在2020年315晚會被點贊的直播電商,從“紅榜”跌到了“黑榜”;因旗下子公司容聯七陌涉及騷擾電話問題,容聯云美股股價跳水超5%……
此外,變味粉條、“土坑”酸菜的食品安全、電動自行車的安全隱患、電線電纜不符合標準、醫美行業培訓亂象等問題也被曝光。目前,淘寶、京東、拼多多和盒馬等平臺已搜索不到“老壇酸菜”相關商品。
童叟無欺,這是自古以來經營者應該堅守的信條,在互聯網平臺時代,這樣的信條不該被遺忘。
聚焦互聯網行業亂象
女主播背后的秘密
今年3·15晚會的第一彈就直指直播行業的亂象。
直播間里刷一個“嘉年華”禮物要3000元錢,一個“帝王套”要18000多元錢。但粉絲“大哥”不斷掏錢刷禮物、打賞的美女主播背后,可能是一群摳腳大漢。
許多直播公司都在以女主播和男運營互相配合的方式,通過不停地秀下限打擦邊球,欺騙粉絲的信任和感情。男運營會冒充女主播,與粉絲在直播平臺私信聊天,還會趁機添加粉絲微信。每天的噓寒問暖、感人小作文讓不明真相的男粉絲被女主播和她背后的男運營深深套牢。公司還會讓兩個女主播連線,進行才藝pk,直接刺激粉絲“大哥”們的神經,不斷掏錢打賞。
被點名的企業有哈爾濱聚享互娛傳媒公司、華億播商貿公司、億泰傳媒公司等。
其中,哈爾濱聚享互娛號稱全國十強直播公會,下轄30多家分公司和加盟伙伴,擁有 3000 多名簽約藝人、2000 多間直播間。諷刺的是,在3·15晚會直播的同時,聚享互娛主播仍在直播。
翡翠直播的江湖騙術
直播電商將廠家和消費者連接起來,本可以減少流通環節,提高流通效率。但一些直播背后,充滿了圈套和陷阱。
根據315晚會,珠寶行業是直播電商亂象發生的重災區。比如“高貨低賣的虧本買賣”,一般成交價都比進貨價高出一倍左右。而所謂的“出血砍價”,則是主播和貨主表演的雙簧。更離譜的是,一些直播間甚至編造出走私偷渡綁架的狗血情節……當原石被粉絲拍到后,直播間也不會將原石直接寄出,而是誘導粉絲做成成品,然后找個材質大體相當的廉價成品寄給粉絲。
就在石力派直播間被曝光了“砍價雙簧”的戲碼時,該直播間主播正在播一對耳環,但大量粉絲涌入直播間留言表示:“315晚會正在曝光你家?!?0分鐘后,該直播間中斷。
天眼查風險數據顯示,從事珠寶相關業務的企業中,1.5%的相關企業曾出現法律訴訟,5.4%的相關企業曾出現經營異常,0.7%的相關企業曾遭到行政處罰。據天眼查不完全統計,2021年我國珠寶相關企業共產生了1萬余條被執行人信息,30條行政處罰信息,180余條嚴重違法信息。
被操縱的口碑
共享知識經驗的互聯網平臺,卻變成了某些公司的牟利工具。很多看似可以信賴的信息,其實是一些口碑營銷機構偽造的。
315晚會指出,在問答、百科、論壇等網頁,口碑營銷公司通過冒充真實用戶自問自答、雇傭水軍、萬詞霸屏等方式,篡改評論,左右搜索結果,誤導網民。
此外,只要企業花錢,這些口碑營銷公司還能用技術手段幫企業進行輿論凈化,將負面消息篡改標題、做成404網頁或者直接刪除網頁,導致重要信息被扭曲、篡改甚至消失。
深圳英邁思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上海珍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牛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刻羽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上海頂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天津企航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等被點名。目前英邁思信息技術公司官網已無法打開。
軟件下載平臺高速下載藏陷阱
315晚會指出,在很多軟件下載平臺,下載一款軟件時很可能會被同時捆綁安裝多款軟件。在這些下載平臺,所謂的高速下載,只是一個噱頭。在選擇加速模式下,等待用戶的并不是高速,而是一道道捆綁陷阱,不斷誘導用戶下載。
即使將所有默認勾選取消掉,關閉下載器,也會有彈窗廣告像牛皮癬一樣不時出現,如果用戶習慣性點擊關閉廣告,就很可能會被偷偷安裝其它軟件。
這一案例涉及PC6下載網站、桔梗下載站、騰牛網、Zol軟件下載等平臺,以及馬鞍山百助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百助公司一位經理聲稱,他們與國內200多家軟件下載站合作,每日觸達用戶兩千萬,年營收超12億元。
起底騷擾電話背后的秘密
315晚會還提到,推銷電話、騷擾電話防不勝防,互聯網的精準營銷卻建立在非法獲取、加工、買賣個人信息上。
杭州以漁信息技術公司總經理介紹,用戶只要瀏覽網站,就算沒留電話,也可以給用戶打電話。每個人手機上對應著一個MAC號(手機識別碼),可以匹配到這個手機。撥打騷擾電話的公司使用這樣的數據信息,以漁公司收取每條3元的費用。
除了利用加密號碼給用戶撥打騷擾電話,部分公司還能通過技術手段,獲取用手機上網用戶的明碼手機號碼。有很多電銷公司在通過他們的系統撥打騷擾電話,還可以隱藏真正的主叫號碼,防止被投訴。
被點名的企業還有鄭州綠牽網絡公司、容聯七陌、融營通信等。其中,容聯七陌是上市企業容聯云通訊旗下子公司,也在為電銷公司提供外呼系統和線路,應對用戶的投訴和監管。315晚會直播后,容聯云美股股價跌超5%。
免費WiFi手機App瘋狂獲取用戶信息
上網流量不夠,免費WiFi可以蹭上網嗎?在今年的315晚會上,315信息安全實驗室對此展開了專門的測試,發現不僅連不上網,這些App還在后臺瘋狂獲取用戶信息。測試人員嘗試了所有羅列的資源,沒有一個能連上。奇怪的是,連接測試結束后,兩個陌生的應用程序正在自動下載到手機里。
互聯網無序時代將終結
值得注意的是,315晚會中,關于互聯網行業的亂象已經連續3年進行曝光。
2021年315晚會,曝光了商家在門店安裝人臉識別系統。被點名的人臉識別技術服務公司包括蘇州萬店掌公司,悠絡客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州雅量智能技術有限公司、深圳瑞為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其中,“萬店掌”和上海悠絡客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均擁有著頗為耀眼的投融資背景。
2020年315晚會,曝光了一些手機軟件中SDK插件暗藏的玄機。一些SDK插件存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偷偷竊取用戶隱私的嫌疑,涉及國美易卡、遙控器、最強手電、全能遙控器、91極速購、天天回收、閃到、蘿卜商城、紫金普惠等50多款手機軟件。而提供SDK插件的企業,被點名的有上海氪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和北京招彩旺旺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其中,上海氪信已經在2019年融資到D輪,投資機構包括真格基金、火山石資本、招商局創投、墨白資本、金浦投資、浦發銀行等。
這些原本是由互聯網技術進步帶來的新機會,由于缺乏監管,充滿灰色地帶,卻成了很多企業打著“數字化”“信息化”外包裝牟利的工具。而隨著315晚會的連續曝光,輿論有理由相信,政府監管部門將會對這個領域予以持續的監管。在技術手段越來越高明的情況下,保證普通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標簽:行業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