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胖友都說:再也不吃三文魚了!
關于眾說紛紜的「真假三文魚」與「寄生蟲」,小九決定今天來跟大家好好聊聊~~
虹鱒是三文魚嗎?
「三文魚」是根據廣東話對英語Salmon的音譯,Salmon翻譯過來是「鮭魚」。但是!無論三文魚還是Salmon都并非一種生物學里的分類名稱,只是一種習慣用語。
Salmon的語境下,狹義指的是「大西洋鮭魚」(Salmo),現多產于挪威、智利等地區。因「生吃三文魚」的習慣是日本人開始的,因而廣義上也包括「太平洋鮭魚」(Oncorhynchus),也即中文中的「大馬哈魚」。
在不同的生活史階段,大西洋鮭魚的體型體色會發生明顯的變化。圖片:Kolafish.ru
注意英語標注,經典的三文魚是Salmo屬(鮭魚屬),而太平洋鮭魚是Oncorhynchus屬(大馬哈屬)。但為何他們都歸于三文魚?因為這些魚習性相似,它們生長于深海,繁殖和孵化時期,則會短暫洄游到淡水河流中。
簡單來說就是,三文魚是一種習慣說法,習慣里面都指深海里的鮭魚,因而淡水里的鱒魚「虹鱒」并不在此列。
從體型上看,大西洋鮭魚一般長1.2米,而虹鱒體型較小,一般只有40厘米作用。從營養價值來看,三文魚中的深海魚油「Omega-3不飽和脂肪酸EPA、DHA」的含量,是虹鱒的近2倍。
看來,兩種魚還是有優劣之分的~~
問題來了,淡水魚虹鱒就不能生吃嗎?
日料吃貨表示,不管是不是三文魚,可以生吃的魚都是好魚呀!?
問題就是,生吃來自淡水的虹鱒,與生吃來自海水中的鮭魚相比,被傳播寄生蟲的風險更高。
1、人體更適宜淡水寄生蟲的生存
平常大伙吃一般魚,肯定都會煮熟了吃,emm除了廣東順德的魚生……
淡水魚中的寄生蟲,來到人體內,也可以長時間生存,因為人體內的水鹽環境與淡水中相似。
而深海中的寄生蟲,來到人體內,水鹽環境不同,不容易存活,因為這類寄生蟲,就是喜歡那種「咸濕」的水~~
而人體內就太寡淡了,海洋寄生蟲是活不下去的!
淡水魚里的寄生蟲,比較危險的主要有「肝吸蟲」、「闊節裂頭絳蟲」。
肝吸蟲,學名華支睪吸蟲,2017年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為「一級致癌物」,這種寄生蟲,輕則引起肝臟受損、引發各種膽組織疾病,重則可引發細胞癌變。
重度感染,會有過敏反應和消化道不適,比如發熱、胃痛、腹脹、食欲不振。它可以寄生好幾年,晚期癥狀可出現肝硬化等癥狀……
闊節裂頭絳蟲,常寄生于人體小腸中,可怕的地方是,它體型較大,最長可達10米!(捂臉)不過感染這種寄生蟲,一般癥狀不會很嚴重,一般就是疲乏、腸胃不適。不過,寄生久了,它太長、打結了,也可能引發腸道堵塞、腸穿孔、貧血等癥狀……
而深海鮭魚、三文魚的寄生蟲,主要是「異尖線蟲」,其他海魚、海洋貝類也會被寄生,它跟我們熟悉的蛔蟲是近親。
由于人體不適宜它生存,所以就算寄生到人體中,最多也活不過3周~~但如果感染發病,人也會感腸胃不適,腹痛、腹瀉等。
2、到底能不能生吃魚肉?
就像上文所說,就算正宗三文魚的咸水寄生蟲,也還是有可能在人體內寄生一小段時間的,更別說淡水魚了。風險,那都是有了!
那為什么挪威的三文魚,在全世界賣得這么好?
首先,挪威的三文魚人工養殖,會控制飼料和水源。魚之所以會感染寄生蟲,主要是來自吃進去的水和小魚小蝦。保證水源中無寄生蟲,飼料不被寄生蟲感染,那就可以不讓大魚們感染寄生蟲啦!
但是,這種方法不能百分百控制,因而還需要充分的冷凍處理。寄生蟲不耐凍,低溫可以殺死它們。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規定,「如果是生食魚類,需要至少零下 20 攝氏度冷凍 7 天,或在零下 35 攝氏度冷凍 15 小時,才可以食用。」
如果這兩步能做到,那拿來生吃的三文魚,基本是安全的。
那中國的虹鱒呢?可不可能做到安全生吃呢?
中國的河流是有肝吸蟲的,比如東北地區。雖然青海省并沒有肝吸蟲流行,但并非證明飼養三文魚的水庫就一定沒有這種寄生蟲。就算飼料可控,水域也難以保證安全。
至于闊節裂頭絳蟲,則感染的報道時有可見。對南美洲多地、阿根廷、智利等地的多個虹鱒人工養殖場抽調,都可以發現部分虹鱒體內有這種寄生蟲,感染概率數據最高有71%……
至于冷凍處理,目前并沒有研究,淡水魚如何冷凍可以殺死其中的寄生蟲。由于冷凍影響口感,加之沒有這方面的嚴格規定,小九也不知道虹鱒的生魚片有沒有冷凍處理……
除非有調查證明,虹鱒的生長條件確實安全,售賣的生魚體內沒有寄生蟲,否則,還是不要生吃!
正宗的三文魚也不宜常吃,畢竟冰鮮的生魚片,就算沒了寄生蟲,還會攜帶大量細菌!
還有小伙伴認為,蘸一下調料諸如芥末、姜絲、蒜泥可以殺死細菌……小九負責地告訴你,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
至于虹鱒,也是一種好魚,不如買來烤著吃唄~~
標簽:行業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