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 等待
?
酸酸甜甜的梅子還能做什么呢?
那當然是做酒啦!
今天,跟梅姐學了一招一一做楊梅酒。
在此以前,我覺得這應該是一件很復雜的事。直到見她做了,才知道事實并非如我所想的那般,而且在親手制作的過程中,滿心歡喜,因為,這可是自己做出來的呀!
梅姐準備了一個大肚的玻璃罐,拿酒給罐子消過毒后,便把紫紅、玫紅、淺紅的梅子分次放進罐子里頭。
放到一半的時候,取來白亮的冰糖在梅子上鋪了一層;最后,是倒酒,酒是高濃度的二鍋頭,小小的罐子竟然用了兩斤酒,它比我還能“喝”呢!
我問:“什么時候才能泡好?”
梅姐告訴我:要等到三個月后,不過,明天酒水就會變紅,會很好看!她說這話時,滿眼都是光彩。
梅姐做的酒
?
匆匆告別,趕著回去做一名“制酒大師”。
到家后,打開冰箱,取出楊梅,翻出兒子墨前年在“地球人俱樂部”年會上贏得二鍋頭,一件酒還剩三支,索性全部用上。
楊梅洗過也用鹽水泡過了,酒瓶里本就是裝酒的,也不用洗。好在,梅姐留了幾個空瓶給我,我就不用買玻璃罐,直接在瓶子里泡,超方便。
我把滿瓶的酒,倒出一部分,捏著楊梅一粒一粒地塞進去,邊塞邊數數,有的26粒,有的28粒,楊梅放完,放冰糖,我用的是黃冰糖碎,糖我放的比較少,我怕太甜了,失了梅子的香氣。
原以為能做六瓶出來,現在只有四瓶,好吧,四瓶也不少了。這個瓶蓋的設計非常實用,等于原瓶封裝。
我做的酒
?
在做的時候,墨也問了我同樣的問題:“什么時候可以喝?”
“梅姐說要三個月。”我回道。
“啊?那么久?那時候我都放假了!”他嘟囔著。
“那不是更好,剛好慶祝你放假!”我說。
“我還以為明天就能喝了呢。”他說完這話,便走開了,繼續玩他的手機。
小孩子的心性,就是這么直接,只對結果感興趣。
今年以前,我也這樣,是從哪一天開始變得呢?
是從點燃荔枝碳慢慢煮沸一壺水開始?還是執一把新買的鐵鍋,用時一整個下午,圍坐在碳爐旁,將漆黑的鍋燒出亮光藍?抑或是這三十年來,對自己一次次的失望?
也許,改變就隱藏在這些生活的碎片里。
我不再奢望明天的美好,我喜歡當下,喜歡當下做著的每一件小事。這些小事里有我的用心,有我對自己的約定,有我對生命的態度。
只要我安于當下,我就離自己很近。
今天,讀到《索伊瑪箴言》里的一段話:假如我自許未來100天,每當我經過進城的那條橋時,我將會撿起橋邊一個石頭扔進那條河,我就一定照實辦到。
假如第七天,我走過那條橋時忘了丟石頭,我不會對自己說:明天經過時再補丟兩顆石頭!
我會折回頭去丟那一塊石頭。我也不會到第20天的時候對自己說:索伊瑪得了吧,每天丟一塊石頭有什么用呢?還不如今天丟它一大把,以后就再也別理了。
不,我不會這么說,也不會這么做。只要我為自己訂下任務,就一定得按計劃完成。我非常慎終如始,一開始就不找困難和不切實際的事做,因為我喜歡悠閑。
這段話我深有感觸,因為索伊瑪不愿做的那些事,是以前的我會做的,但不是當下的我愿做的。
我已經變了,雖然不知道從具體的哪一天開始。反正,梅子放進了酒里,它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慢慢等待,它就會變為酒。
人也是一樣。當你選擇好自己要走的路,你就已經不再是昨天的自己。
在成為自己的路上,不要東張西望,同人比較;更不要為了那一天的早日到來,而選擇匆忙。
你有的是時間,只要你走在屬于自己的路上,不應該像國王巡視他的王國一樣信步而行,悠然自得嗎?
如果你做不到,不妨把自己想象成一顆在酒海里酣眠的楊梅吧。
標簽:行業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