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冷空氣來襲,窗外寒意漸濃,山東省供熱方式跟往年燃煤供熱方式截然不同,今年山東人民感受到了一把核能供暖。區別于傳統的燃煤供暖、燃氣供暖,在山東省海陽市,部分小區居民在全國率先享受到了穩定、清潔的“核能供暖”。
11月15日,海陽核電廠面向當地70萬平方米居住區的核能供熱項目一期工程第一階段正式供熱,這意味著全國首個核能商業供熱項目正式投運,開啟了核能綜合利用新篇章。根據測算,此次海陽實施的70萬平方米核能供熱,每年可節約標煤2.32萬噸,減排煙塵222噸、二氧化硫382噸、氮氧化物362噸、二氧化碳6萬噸,對節能減排、改善環境起到顯著作用。
但是很多人在感受到無污染的供熱福利同時,也對核能供熱的輻射產生憂慮。其實這種憂慮無非是杞人憂天,在生活中輻射無處不在。利用核能供熱所產生的輻射還沒有我們日常在玩手機、電腦來的輻射大,因此用戶可以不用憂慮這一問題。未來核能供熱還需要在更加安全的范圍內,進行大規模的普及使用,在保證北方居民在溫暖的冬天里,欣賞蔚藍的天空。
據了解,山東省海陽核能供熱經過半年時間建成。核能供熱項目采取核電廠—市政府—供熱公司模式運行,由政府購買熱量,供熱公司按計量付費。三方分段負責管道建設運營,從核電機組二回路抽取蒸汽作為熱源,通過核電廠廠內換熱站、豐源熱力換熱站、熱力管網系統將熱量傳遞至最終用戶。根據測算,此次海陽實施的70萬平方米核能供熱,年可節約標煤2.32萬噸,減排煙塵222噸、二氧化硫382噸、氮氧化物362噸、二氧化碳6萬噸,相當于減少約5臺10噸的燃煤鍋爐,對節能減排、改善環境作用顯著。
標簽:行業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