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全球碳排量成為近十年的社會發展主題,“節能減排”作為現代地球可持續發展的工作口號,減緩地球變暖速度是每一個地球人的責任與義務。
11月27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26日發布新報告稱,為實現2015年《巴黎協定》設定的目標,即到2100年將全球升溫控制在工業化前2℃以內,在2020—2030年間,全球碳排放每年需減少2.7%;而要實現將升溫限制在1.5℃的目標,在2020—2030年間,全球碳排放每年需減少7.6%。過于10年,地球的溫室氣體排放每年增長1.5%,雖然較比往年有所降低,但生態環境依然沒有得到良好改善。
尤其是在2018年,溫室氣體排放創下553億噸“二氧化碳當量”的新高。各國目前承諾的減排量遠不足以實現將升溫控制在2℃以內的目標,即便所有承諾兌現,到本世紀末全球升溫還是會達到3.2℃,這會帶來更廣泛和更嚴重的破壞性氣候影響。現在南北極冰川融化的問題愈加嚴重,海平面也在不斷上升,很多沿海國家已經出現領土減少的現象。雖然海平面不斷上升,但是淡水資源卻極度缺乏。大量的工業用水,大面積的淡水資源污染,愈加頻繁的旱情讓人類的生存問題越來越嚴重。
從整體來看,印度、日本和美國等7個經濟大國,在加快國內各行業生產的效率的同時,這些國家的排放量目前占世界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56%。其中一些國家財力雄厚,經濟上可以脫碳,但仍需進行根本性變革,特別是在能源領域,需要采取切實措施以節能減排,例如擴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逐步淘汰煤炭等。由此可以得知,人類的環保意識依然很單薄,相關的科技還需要得到進一步加深。未來減排應該作為各行業生產的主題。
標簽:行業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