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扶貧最能體現的便是光伏扶貧,光伏電站的出現不僅有效的分解了用電的壓力,還具有很低的造價,對其的管理也很簡單,不僅能滿足貧困地區的人們的用電需求,還能產生相應的效益。
“自2012年以來,貧困地區重大能源項目累計投資超過2.7萬億元,有力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增加了財政收入。“比如我們定點扶貧的甘肅清水縣和通渭縣,根據當地資源條件有序發展風電和光伏產業。目前兩個縣的風電裝機規模49萬千瓦,光伏扶貧電站建成26萬千瓦,扶貧電站的收益惠及3.3萬貧困戶,實現收益2.7億元。”國家能源局發展規劃司司長李福龍舉例。
至2019年底,光伏扶貧建設任務全面完成,累計建成2636萬千瓦光伏扶貧電站,惠及近6萬個貧困村、415萬貧困戶,每年可產生發電收益約180億元,相應安置公益崗位125萬個。將通過規范運維管理、規范收益分配、規范資產管理,讓光伏扶貧電站底數清、情況明、管得實。
接下來,還將繼續鞏固能源產業助力脫貧攻堅的成果,做好光伏扶貧的運維和農村電網的基礎設施建設,同時,支持中西部地區把能源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優勢。重點就地發展風電、太陽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清潔能源,讓新能源切實的滿足生產生活清潔化的需求的同時,也助力建設更美麗的鄉村。
標簽:行業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