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頻、尿急、尿痛”是不是泌尿系統感染了?
泌尿系統感染又稱尿路感染,是腎、輸尿管,膀胱和尿道等泌尿系統各個部位感染的總稱,也是泌尿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
什么是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主要是指普通細菌引起的尿路感染,是細菌和人體之間的一個相互作用、相互斗爭的過程。
● 經過尿道進入膀胱;
● 通過血液傳播導致;
● 通過淋巴系統傳播導致;
其中最常見的是通過尿道引起的泌尿系感染。
導致尿路感染的因素
1 | 當人體有糖尿病、妊娠、貧血、肝病、腎病、營養不良、腫瘤的時候,人體抵抗力下降,容易發生尿路感染; |
2 | 當人體有泌尿系結石、腫瘤、前列腺增生等疾病,尿液排出不暢,人體的防御力下降,容易發生尿路感染; |
3 | 當人體留置尿管、尿道擴張、膀胱鏡等醫學操作時,容易引起尿道粘膜損傷,細菌容易侵入,容易發生尿路感染; |
4 | 女性尿道短,尤其是月經期、更年期的時候,也容易發生尿路感染。 |
1
當人體有糖尿病、妊娠、貧血、肝病、腎病、營養不良、腫瘤的時候,人體抵抗力下降,容易發生尿路感染;
2
當人體有泌尿系結石、腫瘤、前列腺增生等疾病,尿液排出不暢,人體的防御力下降,容易發生尿路感染;
3
當人體留置尿管、尿道擴張、膀胱鏡等醫學操作時,容易引起尿道粘膜損傷,細菌容易侵入,容易發生尿路感染;
4
女性尿道短,尤其是月經期、更年期的時候,也容易發生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的癥狀
因為尿路發生感染的位置不同,患者可能會有不同的癥狀,主要決定于尿路感染的部位。
如果患者出現尿路感染的位置較高,可能會出現全身感染癥狀以及對腎臟造成不良影響,如發熱、乏力或者全身不適,在一定程度上還會對腎臟組織造成不良的影響。
典型癥狀
1、常見癥狀有尿痛、尿急和尿頻,可有肉眼血尿以及恥骨上區不適和腰骶部疼痛;
2、上尿路感染患者除了排尿癥狀外,多以全身癥狀就診,包括寒戰、發熱、腰痛、惡心、嘔吐等;
3、下尿路感染患者在膀胱、前列腺出現尿道感染時,不良影響主要表現為排尿癥狀。如果感染嚴重的患者還會出現慢性前列腺炎問題或者會出現膀胱功能不好、膀胱攣縮等情況從而導致繼發結石或者尿道狹窄等問題。
尿路感染如何治療?
01一般治療
包括對癥治療,多飲水及生活方式的調整等。
02特殊治療
一些特殊情況下的無癥狀菌尿患者不需要常規抗菌藥物治療,需要密切觀察病情。
較小的泌尿外科手術操作,如尿動力學檢查、膀胱灌注或者膀胱鏡檢查,一般無需在術前進行干預;而對于會破壞尿路粘膜完整性的侵入性手術,如經尿道前列腺電切、經皮腎鏡手術等,無癥狀菌尿需進行積極治療干預。
03抗菌藥物治療
抗菌藥物治療是尿路感染的主要治療方法,推薦根據藥敏結果選擇應用敏感的抗生素。治療目的在于消滅病原菌,緩解臨床癥狀,防止腎功能損害和感染的擴散。
尿路感染后怎么預防呢?
1 | 日常預防要適量多飲水,包括除酒和飲料以外的含水飲食,主要是保證尿量:每日尿量保持在2000-3000ml之間; |
2 | 注意休息,任何疲勞,包括失眠,過度鍛煉以及情緒不良等都會降低抵抗力,易發生泌尿系感染; |
3 | 注意外陰的衛生,每天用流動的清水沖洗,但清洗過于頻繁和應用外用藥物都可能干擾外陰正常菌群,反而容易感染; |
4 | 必要時要及時就醫,遵醫囑服藥。 |
1
日常預防要適量多飲水,包括除酒和飲料以外的含水飲食,主要是保證尿量:每日尿量保持在2000-3000ml之間;
2
注意休息,任何疲勞,包括失眠,過度鍛煉以及情緒不良等都會降低抵抗力,易發生泌尿系感染;
3
注意外陰的衛生,每天用流動的清水沖洗,但清洗過于頻繁和應用外用藥物都可能干擾外陰正常菌群,反而容易感染;
4
必要時要及時就醫,遵醫囑服藥。
標簽:行業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