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夏天開始,山西省電動汽車用戶充電更加便宜了:用戶將有機會用上低價新能源電,一輛車充滿60度電,平均每次可省約10塊錢。
這樣的實惠來自山西省6月份開始試運行的“新能源+電動汽車”智慧能源試點項目。該項目由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下稱“國網山西電力”)、國網電動汽車(山西)服務公司與山西省能源局聯合建設,將于9月底前正式運行。
國網山西電力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項目預計可為電網帶來5萬千瓦的調峰資源,可使充電(樁)站利用率提高10%,實現既促進新能源消納,又節省電動汽車充電成本的雙贏效果。
市場化交易
讓電動汽車用上低價“綠電”
據介紹,“新能源+電動汽車”智慧能源試點項目計劃在太原、晉城、陽泉等地市的20多個公交電動汽車充電站及部分公共充電站率先開展。
在試點階段,充電樁運營商與存在棄風棄光問題的新能源發電企業合作,在滿足條件的基礎上,共同接入智慧車聯網平臺,快速響應平臺聚合指令。充電樁負荷運營商還需滿足山西省行業主管部門要求、接入政府監管平臺要求以及既定電力需求側(儲能)響應條件,并需在國網營銷系統獨立報裝立戶。
“具備交易條件的公共充電站,可以‘中長期直接交易’方式開展基礎電量交易,并以‘月度掛牌交易預出清價格、日前出清響應交易電量’方式開展響應電量綠電交易。”國網電動汽車(山西)服務公司工作人員宮麗霞對記者說。
通過這樣的綠電交易,山西電動汽車用戶即可用上便捷的“低價新能源電”。在中午11點至下午3點的棄風棄光消納時段,通過e充電App、微信群、短信等渠道告知并引導車主充電。一輛充滿60度電的車,用上低價新能源電后,平均每次可為司機節省約10塊錢成本,預計可將提高充電(樁)站利用率10%。
記者了解到,該試點項目將在9月底前正式運行,條件成熟后將適時在全省全面推廣。
“新能源+電動汽車”
促多方共贏
“‘新能源+電動汽車’智慧能源模式可將大量電動汽車充電時間調整到晚間低電價時段,不僅能讓電動汽車司機感受到實實在在的紅利,有力促進山西電動汽車發展,還可使新能源企業減少棄電,甚至不棄電,從而增加發電補貼收入,同時為電網解決調峰壓力,支撐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國網山西電力相關負責人介紹。
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山西新能源裝機新增144萬千瓦,同比增長20.3%,達到2511.36萬千瓦。目前山西省電動汽車保有量約8.6萬輛,充電運營商約100家,充電樁約1.3萬個,電動汽車充電負荷最高可達80萬千瓦。
該試點項目將聚合全省各地市充電設施1100多個,負荷達10萬千瓦,如果上述試點模式得以在全省全面推廣,預計短期內可為電網帶來約5萬千瓦的調峰資源,今后隨著聚合充電負荷的增加,調峰能力將逐步加大。
致力V2G智能交互
深挖動力電池儲能價值
新能源場站與電動汽車,從原先的“各自為營”到現如今的實現緊密互動,離不開高效的智能交互。那么,試點項目在實際運營過程中如何實現這一成效?
“我們在試點項目應用‘大云物移智’技術,建設了車聯網平臺、源網荷儲互動平臺等配套子系統,并增加了車聯網平臺聚合、數據統計分析功能,可實現新能源發電企業、負荷聚合商、電動汽車在‘交易平臺—源網荷儲互動平臺—車聯網平臺—計量采集平臺’多系統之間的高效信息互動。”上述負責人告訴記者。
根據相關規劃,預計到2025年,山西省的新能源裝機占比將達到40%。“屆時新能源汽車數量也將大幅增加,未來更大范圍、更深入地利用新能源汽車促進新能源消納和電網平衡已是必須面臨的課題。”宮麗霞說。
記者了解到,為此,國網山西電力現已備好“大招”——V2G(車網互動)。通過V2G技術,可實現電動汽車在電網負荷低峰時充電,電網負荷高峰時放電,深挖動力電池儲能價值。
“V2G技術的發展會進一步加快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因為其不僅能夠為電力系統提供海量且低成本的靈活性資源,有效解決棄風棄光問題,還能夠顯著降低電動汽車的全周期成本,使電動汽車可以通過電力市場交易獲得額外輔助服務或峰谷差價的收益,從而在經濟性上達到甚至超過燃油車。”該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
據透露,未來幾年,隨著可充可放的雙向充電樁得到普及,在條件成熟情況下,國網山西電力計劃在省內全面開展協同互動智慧能源市場化工作,并逐步過渡至實時開展方式。
標簽:行業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