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網,海底管道的施工,主要包括管道的加工制作、運輸,管道位置(鋪管船)的測量定位,管道鋪設、埋設、試壓、通球和試運轉作業等環節。海底管道的鋪設方法有漂浮鋪設法、牽引鋪設法和鋪管船鋪設法三類。下面,能源網小編為大家介紹什么是海底油氣管道施工。
漂浮鋪設法分為水面漂浮拖航和水下漂浮拖航法。管道在岸上或海灘組裝成設計要求的管段長度,在管段的適當位置捆綁浮筒,管段兩端焊上封頭,然后將管段滑放或拖引下水。水面拖航利用浮筒使管段漂浮在水面。
水下拖航則利用浮筒使管段漂浮于水中有效波高以下。水下拖航的另一種特別形式為近底拖航,拖航方法與上述相同,不同的是拖撬和牽撬都有正浮力,各浮筒下部懸掛一段鐵鏈,拖航時鐵鏈升離海床一定距離,它的重量與浮力相平衡而使管段保持在海床上一定距離。其優點是在有側向流的地區拖航,靠調節拖曳鐵鏈的長度保持管道穩定性,受壞天氣的影響較小。
管道安裝采用整段或分段拖運至現場。拖航航線要力求平直,選擇好的天氣,速度應均勻、平穩,航速控制在3~5節為宜。鋪設登陸段管道,管道拖到預定鋪設位置時,將首拖纜與陸上牽引纜連接,由拖航轉為陸上牽引,靠陸上絞車將管道拖至岸上。若采用分段拖航需在海上連接管線時,通常采用水上連接方式,它是在駁船或起重船一側船舷,安裝若干臺簡易吊架,用吊架吊住第一段管段的尾端,首端注水沉入海底,然后將連接的另一管段的首端對正上根管段尾端位置,用船舷吊架將第一管段尾端、第二管段首端吊出水面,在甲板舷外進行對口和焊接后,將管線下放至水中,將船移至第二管段尾部吊住管端,將第二管段注水沉入海底,重復上述動作,繼續連接。
牽引鋪設法多用于近海和登陸段的管道鋪設。管道在海灘預制場焊接成數百米的管段若干根,然后利用海上的牽引設備(或拖輪)將第一管段從陸上下水滑道牽引入海,當其末端拖至岸邊時,牽引第二管段,使其前端與第一管段末端對正焊接,然后繼續向前牽引,直到按要求將管段連接完畢,并牽引到預定位置。鋪設登岸段管道,多是將鋪管船錨定在允許進入的水深處,船尾朝上岸方向,利用鋪管船的設備在船上一根一根地接管,靠安裝在岸上的絞車將管道拉至岸上。
鋪管船鋪設法它是以鋪管船為中心,配以拋錨、運管、供應、測量、潛水、巡邏警戒和埋管船等輔助船隊協同作業。在鋪管船上將陸上預制好的單根或雙根鋼管一根一根地接長焊接,經檢測合格,接頭防腐絕緣、隔熱保溫,然后絞動錨機,鋪管船向前移動,管道經下水滑道和尾部托管架徐徐往海底鋪放。每鋪設一根,船上錨絞車絞動鋪管船向前移動一個管段距離。
如今的鋪管船,工作甲板一般分為管子堆放區、管段接長區和管段對接鋪設區。接長區有坡口加工、除銹、對口、焊接設備。對接鋪設區通常布置在靠船舷一側,設有管子對口架、3~4個焊接站、2~3臺漲緊器、焊縫檢驗站和防腐保溫站等8~12個工作站,長度為100~130米。鋪管船大都采用漲緊器和船尾托管架,控制管道下入海底時的撓度,不使管壁承受過大的彎曲應力。托管架是一個較龐大的水下結構,其長度從50~250米不等。在鋪管作業時如遇惡劣天氣不能繼續鋪管,或浪高有可能損壞托管架和管道時,在管道前端焊接封頭和拉環,并與棄管絞車鋼纜連接,松開漲緊器,由船上棄管回收絞車將管道下放沉入海底。氣象和海況好轉后,利用船上的起重設備,在潛水員的配合下將管道吊起,放至托管架上,用回收絞車將管道從滑道上拉回至船上對接處,切去封頭,繼續鋪管作業。
以上就是什么是海底油氣管道施工的主要內容。
標簽: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