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網,石油被譽為“工業的血液”,是當今世界使用量最大的一次能源。今天,能源網小編在此為大家介紹世界各國的石油儲備方法。
對于國際石油市場上的斗爭,我們常常理解為由生產石油的發展中國家組成的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與跨國石油公司“七姊妹” (目前還有埃克森美孚、殼牌、英國石油和雪佛龍四家營業)之間的反復博弈。其實,發達國家政府同樣采用建立國際組織的形式,直接干預國際石油市場。
國際能源署的“開倉售油”與歐佩克的“限產保價”一樣,都是主權國家政府組成的聯盟,采取公開市場操作的形式,影響國際市場大宗物資供應的措施。這再次說明,完美的、單純的、沒有政府力量干預的市場,在國家之間和在一國內部一樣,都是不存在的。
西方陣營的能源合作組織
國際能源署(IEA)是一個政府間組織,成立于1974年石油危機期間。該組織官網稱,其初始作用是負責協調應對石油供應緊急情況的措施。隨著能源市場的變遷,國際能源署的使命也隨之改變并擴大。納入了基于提高能源安全、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3個E”的均衡能源決策概念,擔任28個成員國的能源政策顧問。
與歐佩克由石油輸出國組成相反,國際能源署(IEA)的成員國絕大部分是西方陣營中的石油進口國(其中只有加拿大和挪威長期是石油凈出口,美國2011年在62年內首次成為石油凈出口國)。在國際能源署的28個成員國中,美國、德國、加拿大、法國、西班牙、意大利、荷蘭、英國、波蘭、土耳其、比利時、挪威、希臘、葡萄牙、捷克共和國、丹麥、匈牙利、斯洛伐克和盧森堡19個國家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成員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與美國處于帶有軍事聯盟性質的安全保障條約關系之中,只有奧地利、瑞士、瑞典、愛爾蘭、芬蘭、新西蘭六國不是美國的盟友(新西蘭曾是《澳新美安全條約》成員國,1987年6月,新西蘭議會通過《新西蘭無核區、裁軍和軍控法案》,禁止核裝備和核動力軍艦進入新港口,美遂將新從盟國地位降為“友好國家”將新從盟國地位降為“友好國家)。
國際能源署的應急石油出售制度
2011年6月23日,國際能源署各成員國采取統一行動,向國際石油市場釋放了6000萬桶應急石油儲備,以彌補因利比亞內戰造成的石油供應缺口。此時,北約正在轟炸利比亞卡扎菲政府的軍隊,以支持叛軍。美國、法國、英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參與對利比亞空襲的北約國家,都出售了戰略石油儲備較多的國際能源署各成員國的這一舉措,事實上配合了利比亞戰場的作戰和相關的國際外交斗爭。
國際能源署在利比亞戰爭期間的行動,并非臨時決策,而是有制度保障的。國際能源署官網發布的《國際能源署應對石油供應緊急狀況的對策體系》文件中稱,在石油供應遭到嚴重干擾的情況下,國際能源署的能源市場與安全主管將評估市場影響,咨詢由成員國高級能源官員組成的國際能源署理事會的意見。如果情況緊急,國際能源署各成員國的協調行動可以在24小時之內開始。在這種協調行動中,每個成員國出售的石油儲備的比例,與其在國際能源署成員國石油總消費量中的比例大致相同。
藏富于國和藏富于民的統一
如圖所示,國際能源署成員國的總石油儲備量,至少相當于90天的石油凈進口總量。在國際能源署的28個成員國中,包括美國、日本、韓國在內的16個國家的戰略石油儲備分為“由政府控制”和“由企業控制”兩部分。由政府控制的戰略石油儲備,又稱為“應急石油儲備”。日本、德國、法國、捷克共和國、匈牙利、愛爾蘭和斯洛伐克的戰略石油儲備中,由政府控制的部分甚至超過了由企業控制的部分。而本國石油產量較多的加拿大、挪威和英國,則沒有建立由政府控制的石油儲備。在國際能源署決策和執行的過程中,來自企業的專家通過國際能源署企業咨詢委員會提供有關石油供應、需求和應急反應措施的建議。可見,西方國家在石油儲備問題上,也體現出藏富于國和藏富于民的統一,并且根據各國國情有所差異。
中國與國際能源署合作前景廣闊
中國已經超越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進口國。目前,中國是原油和成品油的凈進口國,石油對外依存度約57%。據海關總署2013年1月21日發布的統計數據,中國2012年進口原油27102萬噸,金額為2206.7億美元。進口成品油為3982萬噸,金額為329.9億美元。中國目前石油進口依存度已達57%, 在“十二五”能源規劃中,石油的對外依存度要控制在61%以內。
從長遠來看,中國在保持國際市場上石油穩定、低價供應方面,與國際能源署有較大的共同利益。隨著美國頁巖氣開發的擴展和澳大利亞新近發現的頁巖油可能的開發,國際能源組織在世界能源產量中的比例可能上升。國際能源署稱,當前的工作重點是研究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能源市場改革、能源技術合作和與世界其它地區,特別是主要能源消費和生產國,如中國、印度、俄羅斯和歐佩克(OPEC)國家展開合作。當然,中國也需要繼續拓展石油供應渠道,在與西方關系欠佳的伊朗、蘇丹、安哥拉等國擴大石油開發,保持在西方主導的、高度金融化的國際石油定價體系之外獲取石油的能力,以應對風險。
這些就是世界各國的石油儲備方法的內容。
標簽: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