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藥別名:懷山藥、淮山藥、土薯、山薯、玉延等。
性味歸經(jīng):性平,味甘,歸脾、肺、腎經(jīng)。
用法用量:一般用量15~30克,煎服。
功效主治山藥具有益氣養(yǎng)陰、補脾益肺、補腎、固精止帶等功效。可以用于治療脾胃氣陰兩虛導致的消瘦乏力、飲食減少、大便溏稀;肺氣陰兩虛引起的全身乏力、聲音低微、動則氣喘、口干不適等;對糖尿病患者口渴、尿多、善饑欲食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治病配方:1、治脾胃虛弱、不思進食:山藥、白術(shù)各50克,人參1.5克。將以上3味中藥研成細末,煮白面糊為丸,如紅小豆大,每服30丸,飯前用米湯送服。(出自《圣濟總錄》山芋丸)
2、治肝陽上亢型高血壓:鮮山藥60克,決明子15克,鮮荷葉30克。將鮮荷葉放入紗布袋,與決明子水煎15分鐘,再放入山藥,小火煮10分鐘,取汁,分早、晚服用。 感冒、大便燥結(jié)及腸胃積滯者忌用。
標簽: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