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315即將到來之際
消費保將展開
“匯聚你我力量,攜手共創消費安全”
主題活動
將從
消費侵權線索征集
消費亂象曝光
消費避坑知識科普
企業315誠信宣言
等幾個方面,
與大家一起攜手
守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共創安心消費的環境!
在過去一年里,消費保關注到一些與消費者利益密切相關的行業亂象,其中,以在線教育培訓、長租公寓、直播帶貨和社區團購的行業問題最為突出。
在線教育機構暗藏“陷阱”的霸王條約
長租公寓“爆雷”留下的一地雞毛
直播帶貨無法保障的售后服務
社區團購時出現各種問題
……
這些問題在2020年,
困擾了無數消費者,
甚至讓大家的生活一團糟。
在315前夕,消費保針對以上四個行業的消費投訴問題再次進行梳理,幫消費者避坑,讓大家安心消費。
一、在線教育機構問題多
受疫情影響,多家教育培訓機構將業務重心向線上轉移,2020年在線教育培訓行業市場規模增長迅速。在行業擴張的另一面,參差不齊機構質量水平、停業跑路部分教育機構等行業亂象都對消費者權益造成了傷害。
2020年,消費保平臺受理在線教育培訓行業的投訴共16600條,較2019年增長55.6%。
投訴涉及退費難、誘導消費、虛假宣傳、課程質量差、捆綁貸款等多個問題,其中涉及退費難的投訴有12959條。
相關文章報道
▼
《來自“趣動旅程”跑路的「一封信」》
《學霸君12月瘋狂籠絡數億資金,“破產倒閉”、明星代言人遭討薪》
《優勝教育“爆雷”跑路,僅一校區就圈錢900萬》
3.15
消費保避坑提醒
1、報名前對機構的資質、規模、經營信息等進行考察,多家比較并試聽課程,結合自身需求和實際情況謹慎選擇機構。
2、購買前,仔細查看合同條款,尤其是雙方信息、設計課程安排、費用、退款、違約、免責等重要條款,如與機構有其他口頭約定,也應補充在書面合同中。
3、付款時,應注意盡量避免繳納跨度超過三個月的費用。
4、付款后,應向機構索要發票憑證。保留好合同文本、交易憑證、溝通記錄等各項資料憑證。
二、長租公寓頻“爆雷”
2020年的長租公寓像極了P2P,因為采取“高進低出”“長收短付”造成爆雷、跑路的問題頻頻出現。
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有超過30家長租公寓品牌出現“爆雷”現象或嚴重資金問題。
2020年,消費保平臺受理長租公寓相關投訴共7676條,較2019年增長近兩倍。
投訴涉及退費退押金、售后服務差、合同糾紛、虛假宣傳、亂收費等多個問題,其中,涉及退費問題的投訴有2667條。
相關文章報道
▼
《蛋殼公寓“極品”操作:要求房東免租,自己卻不給房客免租》
《疫情之下,長租公寓集體開啟“吃相難看”模式……》
《要求業主免租,卻給租客漲租,三彩家趁疫情賺起了“雙標錢”》
《城城找房“爆雷”跑路?三彩家的上市「陰謀」》
《自如不講武德?對業主“不降租就解約”,對租戶“解約不付違約金”》
《漩渦中的蛋殼:投訴過萬,租客、房東、員工齊維權》
315
消費保避坑提醒
1、租房前,對房屋租賃公司的經營資質、成立時間和運營實力等進行了解。
2、簽訂合同前,可以要求其提供房產證、與房東簽訂的合同等憑證,了解房屋真實信息,避免可能存在的消費陷阱和市場風險。
3、簽訂合同時,應仔細查看合同內容,尤其是包括雙方信息、房產信息、租金、租賃時間、違約信息等內容,應特別注意可能存在的霸王條款。有其他約定,也要補充在合同中。
4、合同簽訂后,應根據住房城鄉建設部《商品房屋租賃管理辦法》之相關規定,主動向住建部門申請合同備案。
5、租金分期交付,盡量避免貸款:支付租金時,選擇將租金按月分期支付,盡量避免通過貸款的形式支付租金。
三、“坑”藏不露的直播帶貨
2020年,直播帶貨進一步發展,進入了“全民直播”的景象。
然而,在熱鬧的鏡頭之外,直播帶貨仍然存在產品貨不對板、商家不具備營業資質、主播虛假宣傳、商品質量差、直播銷量刷單造假數據、售后服務難保障等諸多問題。
截至2021年3月,消費保平臺共受理關于直播帶貨的投訴近萬條,投訴涉及虛假宣傳、退款、產品質量差、虛假產品、售后服務差等問題。
相關文章報道
▼
《羅永浩“屢翻車屢道歉”的直播生涯》
《「地攤經濟」若是人間煙火,那直播帶貨就是“演員的誕生”!!》
《雙十一直播購物“坑”多路滑,李佳琦、薇婭也“翻車”了》
《“坑”藏不露的直播帶貨》
《揭秘!黑心MCN機構“割韭菜”的千層套路》
315
消費保避坑提醒
1、理性購物,避免盲目沖動消費:
在直播過程中,不要出于對主播的喜愛與信任而盲目購買商品,也不要因為所謂的“產品低價秒殺”、“限量”、“全網最低價””等宣傳內容影響而沖動消費。
2、主動了解售后服務規則:
購物前,應主動了解平臺和商家的售后服務規則,特別是關于“三包”、“退貨”、“賠付”等內容。
3、留存購買憑證,積極維護權益:
購物后,應第一時間保存廣告宣傳、直播視頻、聊天記錄、支付憑證等相關證據。如果商品存在售后問題,消費者應及時與商家溝通協商,或申請平臺介入處理,也可向消費保投訴反饋。
四、社區團購煩惱多
2020年,社區團購新零售迎來了爆發增長點,互聯網公司紛紛布局社區團購業務,社區團購大戰如火如荼地展開。但也因為忽視了消費者的用戶體驗和售后服務,消費者投訴事件屢屢發生。
2021年3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存在“不正當價格”行為5家社區團購企業作出行政處罰。
2020年,消費保平臺屢屢收到消費者關于社區團購的投訴,主要涉及虛假宣傳、虛假發貨、售后服務差、退款、霸王條款等問題。
相關文章報道
▼
《1分錢買菜、拼團、砍價、全額返……社區團購的羊毛真的這么好薅嗎?》
《不正當價格!橙心優選、美團優選等被罰650萬元》
315
消費保避坑提醒
1、購物前,“貨比三家”再下單;
2、活動促銷,條款規則要細看,避免掉入“優惠”陷阱,必要時應截圖留存憑證。
3、在購物過程中,可以保存活動宣傳、購買訂單信息、支付憑證等相關證據。以便商品出現售后問題,提交證據維權。
如果你有在消費過程中踩過這些坑,歡迎關注【消費保】公眾號,向我們提供線索。
您遭遇的消費糾紛,我們關注。
您掉入的購物陷阱,我們曝光。
您看到的行業亂象,我們調查。
標簽:行業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