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便血要怎么區分?
真的便血主要是指肛腸疾病引發的便血。痔瘡、肛裂、直腸息肉、結腸息肉、潰瘍性結腸炎甚至是直腸癌等都會出現大便帶血。便血的顏色、狀態是判斷便血嚴重程度的一個參考標準。
但不是所有的便血都與出血有關,也存在假的便血。比如服用了補血的鐵劑、碳粉、鉍劑、中草藥,或吃了豬肝、動物血、番茄、甜菜等食物后,大便可呈暗褐色、黑色或紅色。有時口腔或鼻腔內出血咽下后也會引起大便顏色的改變。這些都是“假性”便血,只需要停用藥物和食物后,便血就會消失,不需過于擔心。
便血的癥狀具體有哪幾種?需要做哪些檢查確診?
血液從肛門排出,大便帶血或全為血便,顏色呈鮮紅、暗紅或柏油樣,均稱為便血。便血的顏色取決于消化道出血的部位、出血量與血液在腸道停留的時間。癥狀大致有三種:鮮血便(滴血、手紙上帶血),黏液或膿血便,黑便(柏油便)。
1、鮮血便
肛周疾病是鮮血便最常見的慣犯,其中又數痔瘡的頻率最高。痔瘡常引起大便表面和手紙上小量鮮紅色血液。這種出血一般是由硬的大便通過肛門,損傷痔瘡充血的小靜脈所致,出血量不多,往往只有幾滴,以不痛居多。肛裂和肛瘺也可出現便后小量滴血,一般都會伴有便時或便后較劇烈的疼痛。對于便鮮血,肛門鏡檢和肛門指診,這兩項檢查可以查出80%的病因,方便快捷,在肛腸科門診即可完成。
2、黏液或膿血便
如果排出的糞便中既有膿(黏)液,又有血液,十有八九是直腸或結腸內的腫瘤及炎癥。因為腸道出現了炎癥,白細胞作戰犧牲后,它們的尸體順著腸道排出來就是膿。要去醫院做腸鏡,根據病情,必要時也可做小腸鏡。如果體質較差或合并其它疾病不能做腸鏡,可以做腸道造影或CT、核磁,然后對癥治療。
3、黑便(柏油便)
油黑發亮的大便又稱為柏油便,即大便呈黑色或棕黑色。血液中的鐵氧化后會變黑,如果排出柏油便,很可能是遠離菊花的上消化道負傷。最常見的病癥為胃潰瘍、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等。當發現黑便或柏油樣便時一定要去醫院做胃鏡確診。
便血患者在日常生活有哪些注意事項?
1、多吃粗糧等含纖維量多的食物,切勿狼吞虎咽,這會引起消化不良、腹脹和排氣。同時,飲食中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大蒜、生姜、油餅、炸雞腿等,還要戒煙戒酒,以免上火便血的情況加重。
2、養成規律的排便習慣。日常可多吃一些富含纖維素的蔬菜及水果,如卷心菜、青菜、西紅柿、香菇,菜花、南瓜以及蘋果、香蕉、櫻桃、大棗等,有利于促進胃腸蠕動,幫助大便通暢。另外每天早上最好空腹喝杯溫水。
3、脫水會減慢消化系統。如果沒有喝足夠的水,身體將會從糞便中吸取水份,從而導致便秘。要確保喝足夠的水,保證每天的尿液是透明或非常淺的黃色。
4、心情和腸胃也有很大的聯系,大多數的血清素(幸福的荷爾蒙)就產生于腸道,這就是我們需要適當管理壓力的原因。嘗試讓冥想成為你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即使只是每天幾分鐘。
5、生活中應加強運動,參加一些體育鍛煉,這樣可以促進胃腸蠕動和血液循環,從而減少便血的現象,還能增強機體免疫力。也要注意私處衛生。保持肛門處清潔干凈,每天睡前最好用溫水清洗,防止肛門處過于干燥或潮濕。
標簽:行業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