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尖銳濕疣和HPV感染到底能不能徹底治愈?這幾乎是被患者問到最多的問題之一。
首先我們簡單回顧一下人乳頭瘤病毒(HPV)的基礎知識
HPV的分型到目前已發現有200余種,而跟性傳播疾病相關、感染肛門生殖道粘膜部位的分型有40種以上。
也就是說,我們所關心的尖銳濕疣和HPV感染就是這40多種亞型引起的。依其致病性不同將這40余種亞型分為高危型、中危型和低危型。其中高危和中危型HPV約25種,包括16、18、31、33、35等型,與腫瘤性增生(癌變)相關,可導致生殖器、肛門惡性腫瘤,如宮頸癌和宮頸上皮內瘤變(CIN),其中大約70%的宮頸癌和陰莖鱗癌發生與HPV16、18型的感染直接相關:而低危型的HPV包括6、11、42、43、44、81等型,主要與尖銳濕疣等良性疾病相關。
那么,我們所擔心的宮頸癌或者肛門陰莖癌到底是怎么演變發生呢?
HPV經歷病毒復制階段之后,其所含的部分基因具有細胞轉化功能,可與宿主細胞基因組發生整合并持續轉錄翻譯,破壞細胞周期的負調控,誘導細胞進入S期,促進宿主細胞無限增殖并向惡性轉化。上面這段話我通俗來說就是,感染一定時間后,HPV會進入轉化階段,病毒的DNA基因會跟人體自身細胞的DNA基因重組在一起,并導致這些細胞無限制復制增值,而病毒的基因也實現了永生化,從而向癌變進展。
雖然這段文字看上去很簡單,實際上卻是個復雜而漫長的過程。從HPV感染至發展為宮頸癌,中間一般需要經歷低度鱗狀上皮內病變(LGSIL)、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HGSIL)、宮頸癌前病變這幾個階段(可分別對應CIN 1、2、3級)。而且,目前認為生殖器皰疹病毒感染、HIV陽性、吸煙以及過早性生活和多性伴侶等因素可能會加速HPV致癌的進程。
那尖銳濕疣和HPV感染到底能不能徹底治愈?
除了免疫功能特別差或者合并HIV感染陽性(艾滋病)、紅斑狼瘡等自身免疫性疾病、長期口服激素或者患有其他部位惡性腫瘤的患者,絕大部分的尖銳濕疣都是可以完全治愈的,但治療周期根據病程、疣體的部位和范圍以及自身免疫狀況不等,特別是在肛管肛周、尿道、宮頸等腔道部位有疣體的患者,治療的療程往往會需要更長。
而對于沒有疣體的HPV感染患者,情況要復雜得多。應該說,在感染早期的HPV病毒復制階段,現有的醫療技術也是可以完全治愈的,但一旦感染時間較長,病毒進入轉化階段,那么HPV轉陰的概率將隨著感染時間的延長、病變的進展而逐步下降。特別是到了CIN2級和3級(LGSIL和癌前病變)階段,HPV治療轉陰的概率要遠低于早期感染階段。
標簽:風電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