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羊水穿刺檢查的準媽媽們十分關心檢查的結果,結果到底什么時候出來?該怎么看?若有異常該怎么辦?雖然醫生會給大家建議,但是準媽媽們很有必要提前了解羊水穿刺結果的相關知識,這可關系到自己的身體健康和胎兒的健康。今天,就和心貝親子網小編來一起學習羊水穿刺結果的相關內容吧。
羊水穿刺檢查不同于其他普通檢查,一般是不能迅速拿到檢查結果的。在正常情況下,羊水穿刺檢查之后,需要過2~3周才能夠得到完整的分析結果。因為羊水穿刺檢查,需要把抽取、分離出來的細胞經過培養,才會分裂到足夠的數量,這個過程通常要5~15天左右。此后,醫生還要對染色體進行染色、觀察、照相、放大相片、剪貼、審核等,所以羊水穿刺檢查的結果需要耐心等待。
在羊水穿刺結果分析單上會有甲胎蛋白(AFP)含量這個數據,甲胎蛋白是一種糖蛋白,是胎兒時期產生的蛋白。正常情況下,胎兒羊水中的AFP含量在懷孕13周的時候達到高峰,均值為26.303μg/L(26303ng/ml),在母親懷孕19周時AFP數量開始下降,至足月妊娠時,AFP均值為 1.266μg/L(1266ng/ml)。
若一例檢查結果單上顯示:AFP-AF(羊水甲胎蛋白):2492.681IU/ML。根據數據對比,會發現該胎兒的羊水AFP含量高于均值。這種情況說明胎兒很可能是無腦兒或患有脊柱裂。這種情況也見于其他多種畸形,如先天性腎病、食道或腸閉鎖、臍疵、囊性水瘤、骶尾部畸胎瘤、血型不和、先天愚型、先天性性腺發育不全等。為了胎兒的安全,準媽媽可以向醫生進行詳細咨詢并進行相關確認檢查。需要特別提示的是,羊水穿刺結果只顯示胎兒可能畸形的風險概率,并不代表胎兒一定患病。
羊水穿刺檢查是用來確診胎兒有沒有患上染色體疾病的重要檢查。若不幸被檢查出寶寶的羊水穿刺結果異常,準媽媽該怎么辦呢?
若羊水穿刺結果確實出現了情況,發現胎兒患有染色體疾病,心貝網小編對此表示非常的遺憾。并且在此情況下,醫生基本上都會建議準媽媽引產,而不是建議盲目補胎,畢竟生下患有先天性疾病的寶寶不僅會給家庭帶來很大的負擔,寶寶出生后在成長的道路上也會歷經艱險。
一般來說,羊水穿刺檢查的準確率高達99%,羊水穿刺的結果有著很重要的參考意義,準爸媽一定要慎重對待。當然,羊水穿刺檢查結果正常,也并不代表胎兒完全正常,因為該項檢查主要是對染色體疾病的檢查,一些非染色體疾病并不能由此完全排除。
本文由心貝親子網(微信訂閱號:心貝親子)原創,轉載請標明出處!
標簽:風電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