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你“塌房”了嗎?
一年一度315打假,一夜間從“老壇酸菜”到“紅薯粉絲”,消費者紛紛表示“塌房”無數,手里不少東西瞬間都不香了。
不僅是食品日用品,高價的玉石翡翠也難以幸免。
#翡翠直播間借高價原石發廉價成品#
#緬甸翡翠代購直播間實為國內寫字樓布景#
編造專業身份的主播、虛假的源頭產地、以假亂真的交易操作……翡翠直播背后隱藏的亂象也被揭開。
不少網友看完晚會表示,坑那么多,看來得從消費者素養抓起了……
面對這些無奈的“訴求”,我們為大家整理了一份“翡翠干貨指南”,讓大家出門在外可以“秒變專業”。
識別ABC貨翡翠
事實上,業內常常把翡翠分成ABC三等,認識ABC貨,可以說就能有效規避80%的大坑了。
那么ABC分別指代的是什么呢?
A貨翡翠,是指純天然的翡翠,這類的翡翠一般只經過雕刻打磨,而沒有經過任何化學處理。他們的特點是色澤天然,未經染色或電色,人稱“正色”或“真色”。一般這類翡翠可以采用“一看,二擊,三掂”的方法初步鑒別。
“一看”是指用肉眼觀察可以看到質地細膩,顏色柔和,石紋明顯;“二擊”是指在輕微撞擊后,能聽到清脆悅耳的聲音;“三掂”是指手掂有沉重感,明顯區別于其它石質。如果有條件,還可以將它放大觀察,可以看到其呈纖維交織結構,放入紫外燈下不起熒光。
A貨(圖片僅供參考)
B貨翡翠是指翡翠在加工成飾品過程中,經過化學注膠處理,從而改變了翡翠的種質,把普通不通透的改變成通透的,從而破壞了翡翠的內部結構,使翡翠失去了天然的靈性。它們一般看上去顏色都很漂亮,質地都很通透,但價格卻很低,常常是同等外觀A貨翡翠的十分之一左右。
很多人不小心買到B貨的原因,就是B貨往往看起來又好又便宜。但是B貨翡翠經不住時間的考驗,一般幾年之后硅膠氧化,翡翠會變得面目全非。所以可以說B貨是以次充好的“典型案例”。
B貨(圖片僅供參考)
C貨翡翠是翡翠經過人工染色,在原本沒有顏色的翡翠上人為地加上顏色,它的顏色是假的,也是假貨。一般染上的顏色多為綠色、紫色、黃色、紅色。
C貨(圖片僅供參考)
緬料與危料
那么是不是識別了A貨就可以呢?其實不然,A貨翡翠也有不同種類之分,如“緬甸翡翠和危地馬拉翡翠(以下簡稱緬料與危料)”。
兩者雖然都屬于翡翠,但目前大眾市場對緬料的認可度是高于危料的。
在目前的玉石市場上,我們又要如何辨別兩者呢?
看顏色。危料內部常含有金屬礦物的包裹體,顏色常呈現黑色、暗沉綠色或者藍色,而緬料色調相對透亮。
看透明度。危料多呈現微透明至不透明之間。而緬料透明度更好,常呈現不透明至透明之間。
看光澤度。危料呈現油脂光澤,而緬料更帶有強玻璃光澤,具體情況視透明度而定。
東家“求真”的平臺特色,則要求翡翠產品都要標明具體產地。
▽ 危料
△ 緬料(圖片僅供參考)
不踩坑指南
當然要成為一個合格的“專業”消費者,除了會辨認ABC貨、緬料與危料外,也要牢記以下“四大不踩坑指南” 。
避免消費沖動。遇到喜歡的翡翠,一定要先默念“克制”10遍。切忌被價格、主播的渲染,連翡翠的品質都不看就直接買下。
消費者如果選擇線上購買,務必挑選有資質背書的平臺,尤其是能夠提供專業鑒定服務及退換貨服務的平臺。
一定一定一定要看是否有證書。購買翡翠的時候,一定要向商家索要證書,如果沒有那一定不要購買,上當幾率極高。除此之外,找比較官方權威的鑒定機構也是一個好選擇。
“玉不過手、金不離目”,玉最好不要經過2個人的手,這樣萬一有破損可分清責任,以防被訛。同時觀察翡翠的時候,一定要輕拿輕放。
好了,以上就是翡翠鑒別的快速攻略,你學會了嗎。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復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標簽:風電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