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易司拓普科技有限公司是專業的先進材料供應商,我們可供應各類同位素試劑以及穩定同位素材料;生物制藥行業以及科研用途的各類碳氫特種氣體和稀有氣體;生物制藥用中間體和原材料;生物制藥和電子行業用各類液體化學品。
穩定同位素分餾或效應的四個常見的誤解
關于穩定同位素分餾或效應的四個常見的誤解,我喜歡跟各路科學家們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我發現隔行的中外科學家們關于穩定同位素分餾或效應,有四個常見的誤解。
這是最常見的誤解。而且我相信尤其存在于美國的簽證官員們的心中。常聽說有填表填得太細的同行去被耽誤了來美國開會。這個誤會其實最好解答。
但是如果有人問你:“放射性同位素最終會變成穩定同位素。這難道對你們穩定同位素的測量沒有影響嗎?” 作為一個穩定同位素研究者,你該如何回復呢?第二個是誤解就是,提到“穩定同位素”,就認為說的是特別純的稀有穩定同位素,比如99%的氧18,硫34,或者氮15等等。
高濃度的稀有穩定同位素通常被用于示蹤。對于這些用穩定同位素做示蹤的人來說,他們最想忽略的其實就是在示蹤的過程中發生的同位素分餾或者同位素效應。他們是天生“討厭”同位素分餾或效應的。第三個就是“分餾”的意思。“你是說反應過程中碳12走了,而碳13留下了?”不是,不是。碳12和碳13都會走,只不過是相對于反應物的比例來說,走掉的比例不一樣。
通常我這樣解釋完之后,對方會點點頭,看上去似乎理解了。但他們眼神的深處往往還是會留有一絲迷茫。“分餾”這個概念看似簡單,其實并不是容易直觀地理解。
第四個誤解更深刻一點,一般只有高人才會有。他們認為絕大多數化學反應的本質是最外層或者次外層電子的得失,與原子核沒有關系。
而只有對原子核有影響的過程,糾結核里面中子數的不同才會有意義。因此化學過程中穩定同位素例如硫32,34或者氧16,18的差別沒有意義。他們這么想是完全正確的。所以,他們會很不理解為什么我們要在化學反應甚至物理過程中,去測量穩定同位素的微小的不同。
只有理解穩定同位素效應,才能回答以上問題。
標簽:風電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