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藥用植物——薏米
薏苡仁,大家再熟悉不過的一個藥食同源的品種,也是我們餐桌上經常出現的一種食物。薏苡仁雖然在餐桌上比重不大,但是它在我國卻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比我們熟知的各種豆類等出現的還要早。
曾經在浙江河姆渡遺址曾出土過大量薏苡仁種子。說明在我國至少有6000年的栽培歷史。這樣一個遠古的品種,能一直流傳下來,可見它的價值還是很高的。
薏米幼苗期
薏苡仁原植物為薏米 Coix lacryma-jobi L. var. ma-yuen (Rom. Caill.) Stapf,為禾本科薏苡屬。即《中國藥典》下的植物薏苡。原植物拉丁文為Coix chinensis Tod。
在19世紀的時候,“C. chinensis”還被當作是一個獨立的物種,但是后來,它們被認作是薏苡C. lacryma-jobi下的一個亞種即薏米C. lacryma-jobi var. ma-yuen。
薏米莖具節,花序腋生
我們都聽說過成語“薏苡明珠”,用來比喻被人誣蔑,蒙受冤屈;故意顛倒黑白,糊弄是非。“薏苡之謗、薏苡明珠”成語均與為漢光武帝劉秀打天下立下汗馬功勞的伏波將軍馬援的一段冤案有關。所以薏米 Coix lacryma-jobi L. var. ma-yuen (Rom. Caill.) Stapf,的“ma-yuen”,是為紀念馬援將軍而命名的。
薏米的果實由青變成熟
說到薏苡仁,不得不說一種與它親緣關系極近的原變種薏苡 Coix lacryma-jobi L.,薏苡原名草珠子、菩提子。因為外殼總苞堅硬,美觀,易于穿線成串,工藝價值大,在農村早期經常用來做成門簾,稱為“珠珠簾子”。是我們小時候比較熟悉的一種植物。
薏米(左)和薏苡(右)穎果對比
在植物學上薏米和薏苡兩者植物極為相似,不容易分清,這也是好多人配錯植物原圖的原因。薏苡比薏米原植物植株要相對高大、粗壯,但主要區別在兩者種子,薏米種子較小長圓形,質地較薄,揉搓和手指按壓可破,而薏苡種子總苞圓形,堅硬美觀,按壓不破,有光澤而平滑。
薏米(左)和薏苡(右)成熟種子對比
植物上薏苡和薏米花均是單性,均由雌雄小穗共同組成總狀花序,雌穗先成熟,其上的雄穗散粉時,但雌蕊柱頭早已枯萎,屬于異花授粉,因此不同種薏苡仁極易形成可育雜交種,這也是薏苡仁品種復雜的另一個原因。
薏米花序示意圖
薏苡仁算藥食同源里,用量比較大的品種,薏苡仁原產于真定,即現在河北正定,其正定為古代薏苡仁道地產區。如在《本草經集注》記載:“真定縣屬常山郡。近道處處有,多生人家。交趾者子最大,彼土呼為芉珠。馬援大取將還,人讒以為真珠也。實重累者為良。"
但現在河北正定地區很少種植,現在薏苡仁主產區為貴州興仁縣,此地產的薏苡仁粒小,藥效好,價格較高在15-16元/kg左右。為市場主流品種。并且現在也有很多薏苡仁進口來補充市場,個粒大,雖藥效差一些,但價格比較便宜在,11-12元/kg。這是薏苡仁市場的一個現狀。
正品薏苡仁(小粒)藥材
而有時候我們去超市買薏苡仁的時候,攤位上會有很多種薏苡仁,有大粒薏苡仁和小粒薏苡仁,其中小粒薏苡仁國產為最好,大粒為進口貨或廣西貨,并且大粒中還有很多去殼后的草珠子當作薏苡仁來賣。規格不一,價格不一。所以薏苡仁魚目混雜,注意區別使用。
網上售賣的紅薏米
薏苡仁剝開后其實并不是白色,而是棕紅色,只有經過去殼磨皮工序后才是白粒。而中間槽處,因無法磨皮而顯發棕色。所以我們買到的薏苡仁都是去殼磨去皮的。
但是這些年還流行一種紅薏米,在網上并且賣的還很貴,老百姓還以為是新品種,其實就是沒有磨皮的薏米。美名其曰,紅薏米、紅豆薏米等。其實功效都是一樣的。
剝開后的草珠子、薏苡仁(小粒)及市場上薏苡仁(小粒)對比
那我們又該怎么區分草珠子和正品薏苡仁呢?總體來說薏苡仁果實呈橢圓形或長橢圓形,質地粉性,中間溝槽呈“‖”,比較平行,而草珠子呈寬卵形,略半透明狀中間溝槽呈“八”字形,不平行。可以以此進行區分。
標簽:行業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