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膽固醇,大家會想到什么?是高血脂、肥胖、還是各種心血管疾病?
很多人對膽固醇的印象停留在心血管疾病的兇手之一。但你知道嗎?其實膽固醇有好壞之分。
膽固醇怎么還分好壞?
雖然膽固醇這個概念在大眾間越來越普及,但是有很大一部分人,還停留在“膽固醇過高對身體不好”的觀念里。
但膽固醇水平其實包括這三項指標
- 總膽固醇
-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好”的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越高,身體患動脈粥樣硬化等相關疾病的風險越小。
“壞”的膽固醇: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多項大規模臨床試驗表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發生動脈硬化的最重要的危險因素之一,這兩個“壞”膽固醇的指數如果過高,就容易造成動脈粥樣硬化、高血脂、冠心病、脂肪肝等疾病。
那么我們應該如何知道自己的各項膽固醇水平呢?
該怎么檢查膽固醇?
想要了解自己的膽固醇水平,最準確的方法還是抽血檢查血脂。
抽血檢查后的報告單可以這么看
當我們拿到報告單的時候,主要要看【項目】、【結果】、【提示】以及【參考區間】。
- 提示出現↑的標識,表示結果數值高于參考區間的數值范圍;
- 提示出現↓的標識,表示結果數值低于參考區間的數值范圍;
- 提示區域沒有標識,表示結果數值是處在參考區間的數值范圍內,身體相關指標正常。
ps.不過報告單上的參考區間是相對的,僅供參考。應由醫生對報告單的整體結果給出結論和建議,患者應該在醫生指導下,根據病情來確定具體降脂的目標和方案。
什么人群,多久做一次抽血檢查
- 建議 20~40歲的成年人,至少每 5 年測量 1 次;
- 40歲以上男性和絕經期后女性每年檢測 1 次;
- 冠心病患者和高危人群(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吸煙、家族性高脂血癥患者、近親屬有早發性心血管疾病的病史),每3~6 個月進行1 次檢查。
但值得一提的是,我們所說的“壞”膽固醇水平也不能太低,否則容易造成身體營養不良,如果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指數過低,則需要考慮可能是肝臟功能出現了問題。
一般來說,膽固醇都是通過飲食攝入體內,因此,擁有一個合理的飲食,對控制膽固醇來說,是非常有效的。
這樣吃,讓膽固醇不超標
1、膽固醇不超標的普通人
- 蛋類:每天40-50克(約1個雞蛋,不用去蛋黃,整個吃掉就好);
- 動物內臟:每月2-3次,每次25克(即半兩)左右;
- 動物性脂肪(比如豬油、牛油、肥肉):少吃或盡量不吃,使用植物油烹調,每日攝入量在25-30克。
除此之外,多吃蔬菜水果,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的食物,少吃高膽固醇食物,盡量把富含膽固醇的食物控制在每日攝入總能量的8%-10%。
2、高膽固醇血癥患者
但如果你是已患有高膽固醇血癥的人群,特別是動脈粥樣硬化患者,則要控制每天膽固醇攝入量不超過300毫克。
下面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高膽固醇食物:
總的來說就是:盡量少吃紅肉(牛羊豬肉)、動物內臟、全脂類食品(奶酪、黃油、奶油等),以及加工甜點(奶油蛋糕、甜品派等)。
除了少吃高膽固醇食物,日常飲食還有以下建議:
1、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芹菜、玉米、麥片等;
2、適量飲茶,茶色素可降低血總膽固醇,綠茶比紅茶更好;
3、維生素C與E可降低血脂,調整血脂代謝,因此多吃綠葉蔬菜、水果;
4、酒席、燒烤建議1周不超過1次。
另外,還需要大家注意以下3點:
- 作息規律保持良好的心情,戒煙限酒;
- 定期體檢;
- 每周運動3-5天,每次有氧運動(游泳、快走、騎自行車等)至少半小時;
據中國衛生部、科技部和統計局于2016年10月聯合發布的《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現狀》報道,我國血脂異常患病率為18.6%,即估計全國血脂異常現患人數約1.6億,到2021年保守估計人數在2億以上,而且血脂異常主要類型正在向高膽固醇血癥發展。
因此,為了心血管的健康,控制膽固醇是很有必要的,大家要牢記“管住嘴,邁開腿,凡事適度”。有基礎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壓)的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建議下,制定專屬的健康計劃。
標簽:行業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