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晚上10點多,桐鄉的梁阿姨(化名)在家人陪伴下連夜趕到杭州市中醫院急診。
患者就診時腫脹的面部丨攝影:市中醫院
走進診室的她全臉腫脹、雙眼緊閉,左臉向外突出一大塊,嘴巴都歪了,就像被人狠狠打了一頓!但家人告訴急診醫生,這一切都是一只小蟲子造成的。
到底是什么蟲子,竟有如此大的威力?
睡夢里被“小蟲子”咬了一口
清晨,全臉已腫成了“發面饅頭”
當下的初夏夜,微風輕拂、蟲鳴蛙叫,好一派愜意的田園生活。但同時,一些白天不常見的小生物也開始出動了。
梁阿姨一家住在桐鄉鄉間的一幢2層樓的自建房里。5月12日凌晨1點多,早早進入夢鄉的梁阿姨突然感到眼皮一陣刺痛,感覺眼皮被什么叮了一下。當時她并沒在意,翻了個身,隨手趕了趕“不明小蟲”,便又繼續睡了過去。
結果早上起床后,梁阿姨就一臉震驚地發現那陣刺痛造成的嚴重后果:自己變成了一個臉腫成發面饅頭一樣的“怪人”!她趕緊到附近的醫療機構作了簡單處理。
可到了下午,梁阿姨發現自己臉部的腫脹非但沒有消退,反而愈發嚴重。她的雙眼只能勉強睜開,嘴巴歪在一邊,喉嚨發緊,還有明顯的異物感。
家人見狀十分擔心,一邊驅車趕往杭州市區一邊多方打聽。最終,他們趕到杭州市中醫院,便有了開頭這一幕。
接診的市中醫院皮膚科袁丞達副主任醫師推測,叮咬梁阿姨眼皮的很有可能是某種蜘蛛,“蜘蛛本身含有少量毒素,一般情況下它的毒性是不致命的。但對少量人群來說,它可能引起強烈的過敏反應,嚴重時還會過敏性休克。”
袁丞達在門診坐診丨攝影:市中醫院
他強調,頭面部血供豐富,組織結構疏松,蟲子叮咬后,很容易引起嚴重的過敏。
像梁阿姨這樣,毒蟲叮咬后局部毒素反應及過敏反應引起整個顏面部的血管性水腫,水腫蔓延至咽喉部,引起了咽喉部的不適,“如果喉頭水腫,阻塞呼吸道,那就有窒息的風險。”
目前,梁阿姨已經入院接受中西藥物抗過敏和抗炎治療,情況有所緩解。
5月蟲咬就診人數明顯增多,
住低樓層的居民們請注意這一點!
袁丞達醫生說,進入5月份以來,蚊蟲咬傷的患者明顯增多,皮膚科一天就要接診15~20例左右。其中,蜂、蜈蚣、蜘蛛和蜱蟲是最常見的昆蟲。他將浙江常見的蟲子分為三類:
1.蟲子是完全無毒的:這類蟲子咬傷后只會造成皮膚機械性損傷,只要注意不要發炎,一般不會有太大影響。如:犀牛蟲。
2. 輕微毒素的但毒素本身并不致命:這類蟲子叮咬后能釋放一定毒素,但是毒素本身大多數情況下不致命,但對部分患者,毒素中的蛋白和組胺可以誘發嚴重的過敏反應、甚至溶血,而引起嚴重并發癥。如:蜘蛛、蜈蚣、蜜蜂、黃蜂等。
3. 蟲子本身無毒的,但是能作為媒介生物傳播一些傳染病:雖然這類傳染病發病概率低,但是危害大,如果患者被叮咬后,1周左右有持續高熱情況,應引起重視,及時就診。如蚊蟲能傳播登革熱,蜱蟲能傳播森林腦炎、叢林斑疹傷寒、出血熱等。
袁丞達醫生說,具有強烈毒性的蟲子在浙江相對少見,這點大家可以放心。城市居民接觸到蟲子的機會相對較少,但有一種情況需要特別注意。
最近,他接診了好幾個患者,他們有一個共通之處——住在一樓,“蟲子藏在衣服或者鞋子里,他們收衣服、穿鞋子的時候不小心就被咬傷了。”
他提醒,住在一樓的居民,收衣服 、穿鞋子的時候記得“抖一抖”;到戶外游玩時,盡量穿長衣長褲,不要讓皮膚過多暴露在叢林、野草中。
標簽:液化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