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上下聯,怎么分左右,有什么訣竅
文/
對聯,也叫楹聯,是中國傳統文化體裁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對聯,出自古代詩歌,又屬于一種獨立存在的文化表現形式。對聯有上、下聯和橫批,具體類別分門聯、春聯、堂聯、壽聯、婚聯、喪聯和開業聯等。
古代讀書和寫字習慣,是從右朝左的順序,從這個理解就是右邊為上、左邊為下。為此,對應到對聯上、下聯的區分左右來說,就是上聯為右,下聯為左。
一、對聯的來歷。
春聯,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它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從五代十國時開始,明清兩代尤為興盛,發展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
早在秦漢之前,每逢過年,中國民間有在大門左右懸掛桃符的習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兩塊大板,上面分別寫上傳說中的“神荼”和“郁壘”兩個神人的名字。
五代時期,人們才開始把聯語寫在桃木板上。據歷史記載,在公元964年除夕,后蜀主孟昶題于臥室門上的對聯“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是我國最早的一副春聯。
二、對聯的上下聯區分。
對聯講究對仗工整,是一對句子,出句就是上聯,對句就是下聯。區分對聯上下聯的辦法,主要音調平仄、內容因果、時間先后、空間大小和語言習慣等五個。
1.看音調平仄。上聯的音調是“仄”聲,下聯的音調為“平”聲。如“馬騰改革路,國展富強圖”。
2.看內容因果。事情發生是上聯,產生結果為下聯。如“問觀音為何倒坐,恨眾生不肯回頭”。
3.看時間先后。時間在前的是上聯,時間在后的為下聯。如“舊歲又添幾個喜、新年更上一層樓”。
4.看空間大小??臻g維度大的是上聯,空間維度小的為下聯。如“盛世千家樂,新春百家興”。
5.看語言習慣。遵循常規說話區別上下,如江河奔流 、湖海相連,不會說河江奔流、海湖相連。如“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
三、對聯上下聯如何區分左右,為什么。
在古代,最初的書為竹簡,人們把文字豎向一個個刻在一條條的竹片上,然后從右朝左排列后,用繩子串在一起,就成了書。這樣,人們讀書和寫字的習慣,就是遵循從右朝左、由上到下的順序。
為此,對應到對聯上、下聯的區分左右來說,就是上聯為右,下聯為左。這個區分辦法,主要是遵循人們面對對聯時的讀、寫習慣,與左右哪個為尊沒有直接關系。
在古代的不同時期,對左、右哪個為尊的定位不同。在夏、商、周、晉(包括春秋戰國、南北朝、五代十國)是文官尊左,武將尊右;秦、唐、宋、明是尊左;漢、元、清(包括三國時期)是尊右。
在新時代,是以右為尊。如開會主席臺座次,領導為雙數6人時,從左至右順序為5、3、1、2、4、6,這時1號領導是靠右第三位;領導為單數7人時,從左至右順序為7、5、3、1、2、4、6,這時1號領導是居中,二號領導是在1的左邊。
四、對聯如何張貼。
當面對大門、客廳等位置張貼對聯時,上聯要貼在右邊,下聯要貼在左邊,兩邊高度一致,中間保持一定寬度,橫批貼在對聯頂端居中位置。
標簽:環境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