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 新華社發 程碩/圖
核心閱讀
近年來,會員卡、充值卡等預付式消費被越來越多的商家使用,消費者在辦理后出現使用受限、商家經營不善關門跑路、服務打折等問題,讓預付式消費成為消費維權的投訴熱點。據玉溪市12315投訴舉報中心統計,自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0月10日,共收到預付式消費投訴468件,舉報25件,尤其在美容美發、運動健身、教育培訓、洗滌、餐飲娛樂等領域問題較多。
□ 玉溪日報全媒體記者 馮天嬌
預付式消費糾紛高發原因何在?消費者怎樣避免被預付卡“卡”住?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
辦卡容易退款難
今年3月底,市民鄭女士在某健身房陳教練的推薦下,向該健身房支付5199元購買會員年卡和30節私課,選擇由陳教練授課。到4月20日,鄭女士上了10節私教課后陳教練辭職,合同中約定由陳教練提供的私教課服務無法繼續履約,鄭女士每次向健身房提出退還未消費的私教課程費用,健身房都以各種理由拒絕。經玉溪市消協工作人員調查、調解,鄭女士才獲得2000元私教課退款。
市民黃先生在一家足療店辦理了一張預付卡,使用半年后卡里還剩680元錢。當他再次到足浴店消費時,發現足浴店已經換了老板,現在的老板告訴他卡里的錢只能刷340元,即卡內余額的50%。黃先生認為不合理,遂要求商家將卡里剩余的費用退還。雙方多次協商不成,后經黃先生投訴至消協后事情才得到解決。
“大部分預付卡消費,都存在辦卡容易退款難的問題。”玉溪市12315投訴舉報中心工作人員說,“預付式消費采取先付款后消費的形式,消費者先履行義務,后得到權利,而經營者先獲得權利,后履行義務。由于預付式消費周期長、變數多、經營者缺乏約束等,易產生消費糾紛。”
當心“餡餅”變“陷阱”
玉溪市12315投訴舉報中心工作人員介紹,近年來,預付式消費作為一種新型消費模式,已被美容美發、運動健身、教育培訓、商業零售等諸多行業廣泛使用。經營者在迅速回籠資金、搶占市場份額、穩定客戶群體的同時,也給消費者帶來一定的優惠和方便。這種看似雙方受益的消費方式,卻存在巨大安全隱患。
對近年來收到的預付式消費糾紛案例進行分析后,玉溪市12315投訴舉報中心總結出當前我市預付式消費主要存在四個方面的問題。
其一,消費者對商家提供的商品(或服務)質量不滿意。如美容美發店在辦理預付卡時優惠力度較大,吸引了大量的消費者,但受規模限制,設備、人員不足,造成后續服務質量明顯下降,雙方產生糾紛。
其二,消費者對商家變相提高價格不滿意。如在店內辦理充值卡后,商家以辦卡時已優惠為由,使消費者不得不按較高的標價進行消費,反而享受不到商家宣傳的折扣價格。
其三,商家在發卡時規定了使用期限,超期不退余額。如辦理美容、健身充值卡后,商家要求在一年或半年內使用完,但消費者不經常使用,商家以到期作廢為由,拒絕提供服務或退款。
其四,預付卡無法正常消費卻難以退卡。如商家大量辦出預付卡后,卻由于經營不善而轉讓他人,而導致原預付卡折價使用或不能使用;商家在消費者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之下突然中止經營,失去聯系,導致消費者無法正常消費也無法退卡。
“預付式消費套路多,消費者在辦卡前要看清是‘餡餅’還是‘陷阱’。”玉溪市12315投訴舉報中心工作人員提醒,“根據《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規定,規模發放單用途商業預付卡企業需要達到發卡的要求,并且需要到商務部門備案,才能發放預付卡,否則就是違規操作。但是從現狀來看,只有極少預付卡是經過商務主管部門批準的。”
消費時這些“坑”不要跳
玉溪市12315投訴舉報中心工作人員表示,在有關部門加強預付卡監管,探索有效的措施治理預付式消費存在問題的同時,消費者也要提高風險防范意識,理性消費。消費時,要切記以下“避坑”指南。
認真考察,慎重選擇。辦卡前,要了解發卡商家的基本經營狀況、市場信譽等,多做比較。盡量選擇規模較大、證照齊全、信譽度高、經營狀況良好的商家。對預付式消費項目,如果商家不能提供商務部門批準手續,務必慎重辦理。
簽訂合同,細化約定。辦卡時,消費者一定要與經營者簽訂正式的書面合同,不要相信口頭承諾。合同上應當注明服務項目、產品質量、扣費標準、優惠幅度、使用范圍、使用期限、退款條件、違約責任等,特別要注意終止服務、轉讓等限制性條款。如果是經營者提供的格式合同,請消費者仔細閱讀,避免限制條款和消費陷阱。
適度消費,理性辦卡。《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規定“單張記名卡限額不得超過5000元,單張不記名卡限額不得超過1000元。”消費者應根據自身實際需要,科學理性購買、充值預付式消費卡,每次充值金額不宜過多,不要圖優惠幅度較大而忽視了潛在的風險。尤其是一些新開張的店,由于消費者無法知道該經營者的具體情況,辦理預付式消費卡后,一旦經營者經營不善,很容易出現關店跑人的情況,風險較大。
保存證據,及時維權。辦卡后,消費者一定要保存好預付憑證、合同或協議、宣傳單、發票收據等證據,憑證上印章必須和商家營業執照一致,每次消費應當有記錄,對一些金額大、時效長的預付卡,要定期核對消費記錄和金額,防止卡內余額“不明”缺失。如果與商家發生了爭議,首先與商家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應及時提供相關材料向有關部門尋求幫助。遇上關店跑人的情況,要妥善保管證據,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處理。
本文來自【玉溪日報-玉溪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標簽:環境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