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圖片均源自網絡)
昨天小表妹正傷心著自己是不是父母親生的這個問題(我昨天已經特意寫文為她解釋了這個問題),迷迷糊糊間被做了一項檢查:抗體效價。起因是醫生說她的血型為O型,而她先生是A型血,所以需要做一下抗體效價,檢測是否會有溶血現象發生。
等小表妹完全從自己的“無知”中回過神來,確定了她的爸爸媽媽雖然都是B型血,但是完全有可能生出她這個O型血的“活寶”之后,她又開始擔心起“母嬰間的溶血”問題。
【O型血的媽媽在孕期的確要留心母嬰血型不合的問題】
母嬰血型不合最常見的是媽媽血型是O型,嬰兒是A型或者B型。這種母子ABO血型不合在妊娠中并不少見,約占20%。此外,母嬰血型不合還有RH型,當孕媽媽血型為RH陰性,胎寶寶為RH陽性時,母親可因RH致敏產生抗體,此抗體經胎盤進入胎寶寶血液引起溶血。
因為孕婦和胎兒之間血型不合而發生的溶血性疾病,發生在胎兒期和新生兒早期。胎兒體內的紅細胞被凝集、破壞,是引起胎兒或新生兒溶血的重要原因。
【新生兒溶血病是什么】
新生兒溶血病一般特指母嬰血型不合引起胎兒期或新生兒的免疫性溶血性疾病。由于母體存在與胎兒血型不相容的血型抗體,此抗體經胎盤進入胎兒血循環,發生抗原抗體免疫復合反應,引起胎兒溶血(對孕婦一般無影響)。嚴重的可引起早產、流產、死胎或新生兒溶血性貧血、水腫或核黃疸后遺癥,造成智能低下或新生兒死亡。ABO血型系統的新生兒溶血病最常見于O型媽媽和A型胎寶寶。
【O型血的媽媽要在孕期都要“防患于未然”】
不過,O型血的準媽媽和A型、B型、AB型血的先生也不用太擔心,并不是所有的母嬰血型不合的寶寶都會和母體發生沖突,很多寶寶在出生后,體內來自母親的帶有抗體的血液就會在一定時間內代謝耗盡,血液循環很快就會恢復正常。一般情況下,即便是母嬰ABO血型不合所發生溶血癥,其癥狀也不會很重,孩子出生后大多不需要特殊治療,只要及時進行藍光照射和藥物治療,孩子的病情都可以得到緩解。
我同樣也是O型血,我先生是B型血,所以當初懷孕老大的時候,醫生和我談及母嬰溶血以及需要做抗體效價的時候,我最開始是不以為意的。起因是因為當初先生一直在外地無法及時趕回來,醫生建議說抽我的血,再從血庫中找出B型血來配對做檢查,我感覺這個檢查是如此的不嚴謹。
后來查閱了一些資料后,了解了新生兒溶血的危害以及自己的無知,就及時約上先生的時間一起做了幾次抽血化驗(抗體效價是有時效性的),還好檢查結果都很好,沒有發生任何問題。只是老大的出生后的黃疸值一直有些高,后來在出生30天左右的時候住進新生兒病房了十天左右來治療黃疸。到了懷孕老二的時候,我只是在即將生產之前做了一次抗體效價的檢查,而且老二的黃疸也明顯比老大減輕不少,當然也許是作為媽媽的我,也淡定了不少的緣故。
所以,如果妻子是O型血,丈夫血型為除O型外的其他血型,都應該積極進行檢查和預防。在妊娠16周去做血型抗體的檢查,通過ABO血型抗體及效價測定,可以起到預防和減少胎兒或新生兒ABO溶血病發生的幾率。
標簽:環境監測